波汉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镇。《明一统志》卷85江州: 波汉山 “在州治后。山势起伏,如波澜,因名”。
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镇。《明一统志》卷85江州: 波汉山 “在州治后。山势起伏,如波澜,因名”。
1914年由原口北道袭置(张北、独石、多伦三县除外),属直隶省。治宣化县(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约当今河北西北部、北京市延庆内外长城之间地区。1928年废。清康熙元年(1662年)裁怀隆道置。治宣府镇(
亦作沿边溪洞宣慰使司。元至元二十八年 (1291) 置,属四川行省。后隶湖广行省。治所在播州军民安抚司 (今贵州遵义市)。辖境相当今大半个贵州省。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遵义市。后废。
①一名罗目山。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寰宇记》 卷74罗目县: 罗蒙山 “在旧县北三里。俗语讹呼为罗目山”。后罗目县北移,今峨眉山市南,其附近之山亦以罗蒙名之。《清一统志·嘉定府一》: 罗蒙山 “
唐武德八年 (625) 置,治所在南浦县 (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万州。唐武德八年(625年)改南浦州置,治南浦县(今重庆万州区)。辖境相当今重庆
在今四川雷波县与美姑县之间,为大小凉山分界山。海拔3960米。民国常隆庆 《雷马峨屏调查记》: “黄茅埂附近及西溪河以东之地乃称大凉山。”
即今广东化州市东南长岐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化州有长岐圩。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长岐在“州南四十里”。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青原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 青原山 “在庐陵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青原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
①一名零水。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西。《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合灵溪水,水无泉源,上承散水,合成大溪,南流注江。”《晋书·刘毅传》:桓玄死后,“桓振、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长江南岸灵山墩上。《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灵山寺“张芸叟《南征录》:灵山在繁昌县东(西之误)二十里。寺踞山顶,殿阁重复。土俗云灵山寺。杜牧之有《题灵山寺行坚师院》诗”。《清一统志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瑞安府置,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永嘉县(今浙江温州市)。辖境当今浙江温州、瑞安二市及永嘉、乐清、平阳、泰顺、文成、苍南、玉环、洞头八县地。明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