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水泉
在今广西贺县南。《舆地纪胜》 卷123贺州: 沸水泉 “在城 (故治在今贺街镇) 西二十里。泉涌如沸,灌溉之利甚溥”。
在今广西贺县南。《舆地纪胜》 卷123贺州: 沸水泉 “在城 (故治在今贺街镇) 西二十里。泉涌如沸,灌溉之利甚溥”。
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魏书·西域传》:于阇国“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 中出玉石”。
即龙额县。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作龙赖县。
在今云南楚雄市西。《方舆纪要》 卷116楚雄府楚雄县: 波罗涧 “在府西八里。《志》云, 其麓有夜合榆, 榆下有水。 元至正间, 设官开井,煎盐输课。今废”。《清一统志》 谓在县西一里
在今江西南部。为贡水支流。源出全南县西南赣、粤边境。东北流经龙南、信丰等县,至赣县茅店东汇入贡水。《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桃江水“在新丰县东。源出龙南县西南冬桃山。东北流会诸山所出太平、大龙等水。又
一名杨石店。在今河南郏县西北。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南宋绍兴二年(1132)十二月辛亥,“襄阳镇抚使李横败伪齐于杨石店,遂复汝州”。
又名红螺谷。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二十五里。清初为乌兰察布盟会盟地。“乌兰察布”,蒙古意为“红色的谷口”。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镇海卫。治所即今福建东山县东铜陵镇 (旧东山)。清顺治十四年 (1657) 废,改为铜山营。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东山县东铜陵镇(旧东山)。属镇海卫
北魏平城宫殿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太祖纪》 载:天兴三年(400)七月,“起中天殿及云母堂、金华室”。
北宋置,属绥德城。在今陕西米脂县境。《宋史·夏国传下》: 熙宁四年 (1071) 正月,“种谔谋取横山,领兵先城啰兀,进筑永乐川、赏逋岭二砦”。
①东晋初置,属寻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朝宋元嘉初省入寻阳县。②1914年改德化县置,为江西浔阳道治。县治即今江西九江市。1926年直属江西省。1949年以城区及近郊设九江市。1971年迁今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