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特默图池。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苏米图敖包。又作特默图池。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克托旗与乌审旗交界处。
在今黑龙江省海伦市南。发源于县东北海伦山,西南流注入通肯河。《清史稿·地理志》 海伦府: “南: 海伦河自东来注 (通肯河)。”
一作荡源县。唐武德四年析安阳县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鹤壁市东南六里故县村。六年(623)改属相州。贞观元年(627)改为汤阴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汤阴县置,治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鹤壁市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茫施蛮地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潞西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潞西市。属云南行省。
即今贵州台江县西南之南市。清雍正九年(1731) 置南市土千总。
西汉本始元年 (前73) 改胶西郡置,治所在高密县 (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西汉末辖境约当今山东高密市一带。东汉建武十三年(37) 省入北海国。西晋元康十年 (300) 复置,南朝宋改为高密
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琅邪郡置,治所在朐山县 (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隋开皇初废。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琅邪郡置,治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属海州。隋开皇初废。
南齐改义阳郡置,为司州治。治所在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北魏正始元年(504)改为义阳郡,为郢州治。梁为司州治。东魏武定七年(549)改为义阳郡。
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西之青川河 (古名西谷水) 河谷。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自景谷有步道经江油左担出涪,邓艾伐蜀道。” 沿此河谷道路,称为景谷道。《元和志》 卷22景谷县:“因县北景谷
①即今四川汉源县北三十里唐家乡。民国 《汉源县志》 卷2: 复兴场 “即 《旧志》唐家场,俗呼唐家坝。在治 (今九襄镇) 南三十五里”。②原为仁怀县治。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南三十里复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