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包子
即今辽宁普兰店市北沙包镇。旧属复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即今辽宁普兰店市北沙包镇。旧属复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即今安徽歙县西十里郑村镇。清乾隆 《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郑村。
即斡端。今新疆和田市。《元史·宪宗纪》:宪宗二年(1252),分迁诸王于各所:“蒙歌都及太宗皇后乞里吉忽帖尼于扩端所居地之西。”
又作穷谷。春秋楚地。在今安徽霍邱县南沣河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楚左司马沈尹戌率师“与吴师遇于穷”。宋元人注:穷水(今南沣河)出安丰县穷谷,即楚与吴师遇处。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安徽省
古名桑泊,又名后湖、练湖、北湖、蒋陵湖、秣陵湖、昆明池。在今江苏南京市城东北玄武门外。南朝宋元嘉间始名玄武湖。《寰宇记》卷90升州上元县:玄武湖“周回四十里, 东西两派,下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
在今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建。为罗马式教堂建筑,名圣依纳爵堂。坐西朝东。前有钟楼二座,高达50余米。在进深70米的大堂内有祭台十九座,可容二千五百人。为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明置,属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4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洪武初,月鲁帖木儿叛,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率兵“又破水砦关”。即此。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潮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清一统志·潮州府》:大埔县“治大埔村,因以为名”。民国《大埔县志》卷1:“盖俗呼有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仅宜果蓏蔬麻者曰埔。有俗音而
即今福建同安县南刘五店。与厦门对峙,直达外洋,为海防要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置刘五店巡司于此。
在今云南绿春县南二十八里。1935年纳楼土司于此设管理三勐地方的衙门,为三勐行政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取祥瑞之意,命名嘉禾街。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通江县析置,治毛浴镇(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毛裕乡)。1935年2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通江县中心地带析置,治毛浴镇。1935年红军北上后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