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沈壁山

沈壁山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沈壁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北十五里。山有九峰,迤丽相接,昔有沈氏壁于此,因名”。


猜你喜欢

  • 克勒穆

    亦作克勒母噶山或科勒木洪库屯。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东北松花江即混同江南岸,距(富克锦)城……六百八十里科勒木洪库屯。”

  • 忽林站

    明改元胡怜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口忽林屯。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忽林站”。后废。

  • 质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杓里箐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引《黔西州志》:“路近遵义,中有平川,可容数万人,入路极险。其西有莫陇法地屯,危峰突峙,四面皆绝壁,惟后有间道可登。”

  • 魁孙拖罗海山

    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心山。唐代称龙驹岛。《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魁孙拖罗海山 “在青海中,峰峦纯白,上有小庙,庙内番僧于冰合时,出取一年之粮入居焉”。

  • 渔阳岭

    在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南。《辽史·天祚皇帝纪》: 保大四年 (1124),“上遂率诸军出夹山,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边、云内等州”。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吴公坝。辽保大四年(1124年

  • 川港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

  • 石室

    又名圣心大教堂。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一德路旧部前街。旧址为清朝两广总督署,咸丰六年(1856)被英法侵略军所毁,十一年(1861)法国据《天津条约》强行在此建教堂。因教堂墙壁及柱子皆用花岗石砌筑,俗

  • 思平县

    三国吴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南朝宋为高凉郡治,南齐改为齐安县。

  • 昌明县

    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开松外蛮置,属嶲州。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后废。②唐先天元年 (712)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天宝初属巴西郡,乾元初复属绵州。《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