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驿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北岷江注入金沙江处。《方舆纪要》卷70宜宾县:汶川驿“在府治东北,水驿也”。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北岷江注入金沙江处。《方舆纪要》卷70宜宾县:汶川驿“在府治东北,水驿也”。
即今新疆皮山县。《清一统志·叶尔羌》:皮什南“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十里。有河出南山下,北流百余里,饶水草,于汉为皮山国地”。
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三陵乡。赵武灵王 (?—前295),名雍。战国时赵国君。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二十七年传位给王子何 (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在内讧中被李兑围于沙丘宫饿死。葬在赵王陵。
一作大和砦。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东南二里太和沟内。金正大三年(1226)升为太和县。集镇名。在陕西省神木县东南部。太和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00。北宋元符二年(1099
即姚江。在今浙江余姚市境。《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 姚江 “在县治南,阔四十丈……一名舜江”。明末余姚人朱之瑜号舜水先生,即以此名。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慈坝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七布徐之河寨土千户。
1932年伪满洲国析长春县城区置,为伪满洲国都。即今吉林长春市。1945年9月改为长春市。
1928年改镇番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民勤县。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武威市。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28.8万。辖5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洪武中置临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黄金坝。旧名五台山。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南巡幸其地,改名香阜寺。
亦作意辛山。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境。一说在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西南。《魏书·刘库仁传》: 东晋太元十年 (385),鲜卑刘库仁弟眷摄国事,“又击蠕蠕别帅肺渥于意亲山,破之,获牛羊数十万头”。即“意辛
在今四川涪陵市。《方舆纪要》 卷69涪州: 涪陵驿 “在州治东滨江,水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