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顺县

永顺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析新兴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南五十里。北宋开宝五年(972)废。

②清雍正七年(1729)改永顺厅置,为永顺府治。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分新兴县置,治今广东省云浮市东。属新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并入新兴县。(2)今县名。在湖南省西北部、沅江支流酉水以北。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809 平方千米。人口49万。辖9镇、37乡。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五代置永顺州,治今县东南老司城。宋置永顺州、渭州(南宋改为南渭州)、溶州等羁縻州。元置麦著土村长官司和会溪施溶等长官司;至元中置永顺路,至大三年(1310年)改为永顺等安抚司,至正十一年(1351年)升为宣抚司,治今麻岔乡司城村。明初为永顺州,旋改为永顺等安抚司。洪武六年(1373年)升为宣慰司,所辖南渭、施溶二州和腊惹洞、麦著黄洞、驴迟洞三长官司相当今县地。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永顺县,迁治今灵溪镇,属永顺府。府、县同治。1912年裁县留府,次年废府复置县。1914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永顺专区,为专员公署驻地,并为湘西行政区公署驻地。1952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区。1954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1955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州代管。1957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西山地西北部武陵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酉水、猛洞河、牛路河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林业为主,产松、杉等用材林和油桐、油茶、柑橘等经济林。盛产中药材。农产稻、玉米、甘薯、油菜籽、烟草等。矿产有煤、铁、大理石等。工业有水泥、卷烟、卫生材料、造纸、纺织、采煤、化工、冶炼、汽车修配、民族工艺等。焦柳铁路穿经东南部,设五站。公路有209国道及1801、1828、1841省道。酉水通航。塔卧镇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二、六军团革命烈士纪念碑。名胜古迹有溪州铜柱、老司城、祖师殿、不二门、小溪杉木河森林公园、猛洞河风景区。


猜你喜欢

  • 黄龙山

    ①在今浙江缙云县北十二里黄龙村。《明史·耿再成传》: “从取金华,为前峰,屯缙云之黄龙山以遏敌冲。” 即此。②在今安徽贵池市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27贵池县: 黄龙山在 “府北五里,滨大江,有望江亭

  • 吴山溪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吴山溪“在府西南三十里。源出永福县之印溪,下流入阳崎江”。

  • 吉布库

    即今新疆奇台县南吉布库乡。清乾隆《西域图志》卷9奇台县:吉布库“在格根西二十里。有吉布库堡,东西有渠发源天山北麓,北流,夹堡之左右,东名永丰沟,西名永泰沟。有屯田”。

  • 善劳县

    唐永淳元年 (682) 置,为党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七十里党州村。天宝初为宁仁郡治,乾元初复为党州治。北宋开宝七年 (974)废。古县名。唐永淳元年(68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

  • 乌仁关

    ①在今山西吉县西。《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乌仁关“在吉州西七十里,临黄河”。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八十里,下临黄河。《新唐书·地理志》:汾川县“有乌仁关”。

  • 沭水

    即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之沭河。《周礼· 职方》 青州: “其浸沂沭。” 《汉书· 地理志》 琅邪郡东莞县下作 “术水”。《水经·沭水注》: “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又南径东海厚丘县……分为二渎

  • 宿迁县

    唐宝应元年 (762) 为避代宗李豫讳,改宿预县置,属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同年改属徐州。北宋属淮阳军,徙治今宿迁市西南古城。金属邳州,元光二年 (1223) 废。元至元十二年 (1

  • 大沙海

    在今新疆鄯善县南。《元和志》卷40柳中县:大沙海“在县东南九十里”。

  • 童家坊镇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北童坊乡。《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童家坊“在玉山县西北六十里。地接徽、饶”。

  • 毗耶山

    一名高山。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北。《寰宇记》 卷169儋州洛场县: “毗邪山,山岭有虫似伏虫 (蛇),俚人以虫为毗邪也。” 《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毗耶山“在临高县北有毗耶山神,每有黎人叛,则神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