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红县

永红县

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东部析置,治所在郭村(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取“红色政权永固”之义。1937年5月裁撤,并入新正县(革命政权由陕西栒邑及甘肃正宁二县析置之新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5年冬由陕西省栒邑县东部析置,治今旬邑县郭村。取“红色政权永固”之义。1937年撤销,并入新正县。


猜你喜欢

  • 滏口陉

    即滏山。太行八陉之一。在今河北武安市南二十八里。《元和志》 卷15滏阳县: “鼓山,一名滏山,……八陉第四曰滏口陉,山岭高深,实为险厄。” 《晋书·慕容垂载记》: 太元十九年 (394),攻西燕,“垂

  • 南山口卡伦

    清置,即今新疆哈密市北南山口。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哈密: 南山口卡伦 “距城九十里”。清末废。

  • 建兴县

    ①三国吴置,属临贺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兴安县。②西晋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北百余里。南朝陈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南梁州。寻废。③北魏

  • 金花桥

    ①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隅,跨金水河。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金花桥在府城中卫大街,旧有坊,今废。即市桥也。”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北金花镇,跨江安河上。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金花桥在 “

  • 望松县

    西汉置,属上郡,为北部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境内。东汉废。

  • 大峪口

    ①亦作大谷口。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大峪口村。明永乐中置巡司于此。清裁。②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南大峪口村。《清一统志·大同府》:大峪口“在怀仁县西南四十里大峪口村。高二十丈有奇,盘曲二里,连左云县之四峰山”。

  • 沤麻池

    在今山西榆社县北。《晋书·石勒载记下》:“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池。”《元和志》卷13榆社县:“石勒沤麻池,在县北三十里。即勒微时与李阳所争处,今枯涸才有处所。”

  • 后渚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秦淮河上别渚。《梁书·武帝纪》:天监九年(510),“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又《侯景传》:太清二年(548),侯景作乱,“鄱阳世子嗣、裴之高至后

  • 姥下河

    在今安徽和县南。《宋史·河渠志》: 南宋乾道二年 (1166),“以和州守臣言,开凿姥下河,东接大江,防捍敌人,检制盗贼”。《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姥下河 “在州西南三十里姥下镇。源出麻湖,东南流

  • 三湘

    ①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称“三湘”。一说湖南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