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梅山

梅山

①即今浙江宁波市东海中梅山岛。《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管界寨” 条下: “又大嵩巡司,旧置于县东南大嵩港。洪武十七年移置县南梅山。” 即此。

②一名栖隐山。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梅山 “在历阳县南五十里。昔曹操指山上梅林,军士渴遂止,盖此山也”。

③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6庐江县: 梅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俗传曹操率兵,望梅止渴,即此山”。

④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清一统志·庐州府》:梅山 “在舒城县西五十里,上有梅仙洞。汉南昌尉梅福弃官后隐此。亦名梅福山”。

⑤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南三十五里,与新郑市接界。 《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 楚��子冯、 公子格率锐师 “右回梅山。侵郑东北”。

⑥在今湖南安化及新化县界。《宋史·蛮夷二 ·梅山峒蛮》: “于是遂檄谕开梅山,蛮瑶争辟道路,以待得其地。” 《方舆纪要》 卷80安化县: 梅山 “在县 (治今梅城镇) 西南。山盘纡甚远,蛮恃为险,今县 (梅城镇) 南八十里梅山岭上有泉,即其地”。《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梅山 “在安化县 (治今梅山镇) 西南,接宝庆府新化县界。宋熙宁中,章惇发兵开梅山道即此。新化为上梅山,安化为下梅山,其山俱相通”。


(1)古山名。(1)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45年):楚师伐郑,“右回梅山,侵郑东北”,即此。(2)在今湖南省新化县东北。《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年),“蒋勋乃与邓继崇起兵,连飞山、梅山蛮寇湘潭”,即此。(2)集镇名。在海南省三亚市西部。属天涯镇。人口 2120。 为原梅山人民政府驻地。从梅东至长山一带是山岭,岭上生长许多酸梅树,故称梅山。产稻、甘薯、玉米、西瓜籽、甘蔗、椰子、腰果、槟榔等。角头湾盛产马鲛鱼、带鱼、红鱼等海产。225国道、三亚石碌铁路经此。有著名的穆斯林古墓群。


猜你喜欢

  • 周时东夷国。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七十里。《春秋》:僖公二十九年(前631),“介葛卢来”。《左传》称“介葛卢来朝”,能通牛语。春秋东夷小国,后入齐。在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里岔村。《春秋》僖公二十九年(前6

  • 荣丁砦

    北宋置,属犍为县。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东北九十里荣丁乡。《宋史·蛮夷传四》: “董蛮在马湖江右……蛮数寇抄。熙宁、绍圣中,朝廷皆为徙赖因监押驻荣丁砦。” 即此。

  • 长墩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南三十里。明洪武十年(1377)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四年(1739)移治大寺墟(今钦州市西北九十里大寺镇)。

  • 沙矣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北。《清一统志·楚雄府》:沙矣巡司“在广通县(今广通镇)东北五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建。本朝因之,土官苏氏世袭”。即今云南省禄丰县西沙矣。明、清时设巡检司于此处。属楚雄府。

  • 平州城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莱芜市西。《春秋》:宣公元年(前608),“公会齐侯于平州”。杜注:“平州,齐地。在泰山牟县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封王唊为平州侯,亦在此。

  • 黑岩洞

    在今湖南溆浦县东十里。明 《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 黑岩洞 “其中黑暗如漆”。《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 黑岩洞 “中深黑,有水下流,溉田甚广”。

  • 杜化驿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置,即今陕西渭南市西南杜化。《新唐书·路嗣恭传》:恭“转渭南令,主杜化、东阳二驿”,即此。北宋废。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在杜化川置,在今陕西省渭南市西南杜化。《新唐书·路嗣

  • 丰溪

    即今安徽旌阳县西玉溪河。《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丰溪在“县西十里。源出县西南六十里九峰山,东北流经石柱山南,合濠寨水,又北流,至县西北三十里入于三溪”。

  • 秋胡

    即今河南许昌市东秋胡乡。旧属许昌县。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六月,捻军至 “许州之秋胡、栗园诸处”。

  • 成都国

    西晋太康十年(289)改蜀郡置,治所在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大同志》:“以蜀郡、广汉、犍为、汶山十万户为王国。”后复为蜀郡。西晋太康十年(289年)以蜀郡改置,治成都县(今四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