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桓仁县

桓仁县

1914年以怀仁县改名,属奉天东边道。治所在六道河 (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学杂志》 1914年第2期载 《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 “该县地古为渤海桓州”,故名。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改属安东省。1949年改属辽东省,1954年仍属辽宁省。1989年改为桓仁满族自治县。


旧县名。1914年改怀仁县置,治今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1989年撤销,改设桓仁满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常旧山

    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谷和县 “有常旧山”。

  • 西源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贞观元年(627)属演州,十六年(642)废入咸驩县。

  • 河色尔

    即喀喇和色尔。今新疆和硕县东榆树沟。清 《林则徐日记》: 道光二十五年 (1845) 二月初二日,“至河色尔台,又名榆树沟,此处有榆树数株,井水可饮。军台洁净,较前数台俱胜”。

  • 唐兴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恭州。治所在州东五里 (今云南昭通市坝子内)。八年 (625) 属曲州。天宝后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改梁兴县置,属道州。治所在湖南宁远县东南。后移今宁远县。天宝

  • 卯峒镇

    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南八十里百福司镇。明末置百户所。清置巡检司。民国置县佐。

  • 朗卜切喀巴普山

    亦作狼千喀巴布山或朗沁喀巴布冈里。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看龙山。为冈底斯山南干所始。狼楚河发源于此。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唐古忒 (藏) 语: 朗 卜切,象也。山形似象,口有泉流出,故名

  • 南洋岸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南洋岸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盐城县东北有 “南洋”。1948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盐东县迁治于此。

  • 长冲关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七里。《明史·地理志》 龙里卫:“又西有长冲关。”

  • 洒戛龙镇

    亦作牙拉冲。即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九十里德厚乡。旧有汛。

  • 福海寺

    一名新寺。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四十里。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第七章: 福海寺 “为察罕诺门汗所建,喇嘛约百余人,无定额,不给衣单口粮。绕寺而居者皆番民,约三百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