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蒲山

桑蒲山

亦作桑浦山。即今广东揭东县东南大桑浦山。《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桑浦山,“ 《潮州图经》 云: 山与州相对。名花异禽,毕产其中”。《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桑蒲山在 “府西南四十里。高二百丈,周围五十五里。崔嵬蜿蜒,跨海丰、揭阳二县,为东南巨镇。有桃源洞及宝云、白云等岩,产茶。其北麓多桑,因名”。


猜你喜欢

  • 上贤村

    即今山西文水县西南上贤。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围太原,张灏自辽州援太原,与折可求至文水县上贤村、马村下寨。即此。即今山西省文水县西南上贤。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围太原,张灏自辽州援太

  • 大雪山

    ①亦名蓬婆山(岭)。即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元和志》卷32柘县:大雪山“一名蓬婆山,在县西北一百里”。②即阿露山。在今四川越西县西。为小相岭南支。《明史·地理志》 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西

  • 辰州卫

    明初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南沅陵县。《方舆纪要》卷81辰州府:辰州卫“在府治(今沅陵县)东南。明初龙凤十三年建,领千户等所”。

  • 都武县

    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似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卓资县间,今地无考。东汉废。

  • 色仁孜宗

    又名色或晒仁则。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之赛。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仁孜宗。1960年并入萨迦县。

  • 龙祗山

    在今湖北竹山县南。《寰宇记》卷143竹山县:龙祗山“在县南二里。古老相传,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 身上毛生碧绿色, 白日升天”。

  • 石门峡

    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四十五里石门镇。《水经·鲍丘水注》:灅水“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即此。

  • 嵊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剡县 (今浙江嵊县)。辖境相当今浙江嵊县、新昌二县地。八年(625)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剡县(今浙江嵊州市南)。辖境约当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八年废。

  • 募役

    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民国时设县佐。

  • 广东都指挥使司

    明洪武八年(1375)改广东都卫置,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