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关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接江西铅山县界。《清一统志·建宁府》: 桐木关 “在崇安县西一百二十里。南通邵武府光泽县,西通江西铅山县黄柏坂”。
②即今江西铅山县南桐木关,与福建武夷山市接界。《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分水关” 条下: 铅山县 (治今永平镇) “西南八十里有桐木关”。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接江西铅山县界。《清一统志·建宁府》: 桐木关 “在崇安县西一百二十里。南通邵武府光泽县,西通江西铅山县黄柏坂”。
②即今江西铅山县南桐木关,与福建武夷山市接界。《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分水关” 条下: 铅山县 (治今永平镇) “西南八十里有桐木关”。
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北三十八里贺胜桥镇。1926年8月底,北伐军叶挺等部大破吴佩孚军于此,史称 “贺胜桥战役”。
北宋置,属海康县。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一说在今徐闻县西。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北宋属海康县。
或作容川郡。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属容州。治所在垫江县 (今四川垫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垫江县地。隋开皇初废。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治垫江县(今属重庆)。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垫江县一带。隋开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杭州路置,治所在钱塘、仁和二县 (今浙江杭州市)。明初为浙江行省治,洪武九年 (1376) 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清为浙江省治。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海宁、余杭、富
①战国时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秦惠王二十七年 (前311) 建城。蜀卓氏,程郑被迁至此,以铁冶致富。西汉置盐、铁官。司马相如与卓王孙之女文君私婚于此。王莽改蜀郡太守为导江卒正,治临邛,公孙
在今广东罗定市西。《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六年(728),“杨思勗讨陈行范,至泷州,破之,擒何游鲁、冯璘。行范逃于云际、盘辽二洞,思勗追捕,竟生擒,斩之”。《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云际峒“在州西。旧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茫施蛮地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潞西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潞西市。属云南行省。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南。清宣统《广东舆地图说》卷1:桂村水“屈西北经龙虎滩汛”。
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平月长官司置,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次年改置平越卫。
唐武德四年 (621) 改昆州置,治所在马平县 (今广西柳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及柳江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柳州。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昆州改名,治马平县(今广西柳州市)。辖今广西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