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寺
即今湖南汨罗市北三十里桃林寺镇。旧属湘阴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阴县图: 县东北有桃林。
即今湖南汨罗市北三十里桃林寺镇。旧属湘阴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阴县图: 县东北有桃林。
在今广东南澳县东北十八里猎屿上。明天启三年 (1623) 建。清代继续修筑。有协守潮漳等处地方副总兵黎清源的 《猎屿铳城碑记》 一方,写明筑城目的为 “备红夷”。有上下铳城及营房和上下炮台等。《南澳志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大陵庄。北魏废。古县名。又称大陆县。汉置,治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属太原郡。东汉因之。西晋属太原国。北魏废。境内产铁,西汉置有铁官。东汉末年,久居塞内的匈奴族,分
在今广东英德县西南十五里燕子岩南端。东北面洞口高约20米,上刻隶书 “碧落洞” 三字; 西南面洞口高约10米,上刻 “碧落洞天” 四字。洞长约 80米,最高处达40米。有蜕仙台、望仙亭诸胜。石刻分布于
在今北京城东南。《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 谎粮台在 “府东南六里。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尝虚设囷仓于此,以疑敌人”。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西江北岸沙口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南海图表:沙口汛有把总驻防。
西魏改掌天郡置,属隆州。治所在晋安县(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升钟镇)。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西魏以掌天郡改名。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北周置晋安县为郡治。辖境相当今四川省
即今广西北流市北二十里民乐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图:北有民乐墟。
1914年由陕南道改置,属陕西省。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略阳、凤县、太白、佛坪、宁陕、镇安、山阳、商南以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陕南道改名,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属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09天河县:东小江水“在县东。发源罗城县界,流入境,注于龙江”。《清一统志·庆远府》:东小江“在天河县东二十里。源出黄甲洞,南入罗城县界, 流入龙江”。
①旧名小天台山。在今江西进贤县东七十里。《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 栖贤山 “唐抚州刺史戴叔伦携家居此,因名”。②一名三学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十二里栖贤乡。《寰宇记》 卷76金堂县: 栖贤山 “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