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柴汶水

柴汶水

一名淄水。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羊流河,西南流合今小汶河,西经柴县北,折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大汶河。《水经· 汶水注》: “汶水又南,左会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淄水又径梁父县故城南,淄水又西南径柴县故城北,世谓之柴汶矣。”


猜你喜欢

  • ?水

    又作傥水。 在今陕西洋县北。 《水经·沔水注》: 洛谷水 “南流, 右则��水注之。 水发西溪, 东南流合为一水,乱流南出,际其城西,南注汉水”。《魏书·地形志》: 龙亭县

  • 浇岭

    在今江西浮梁县东。《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浇岭 “在县东六十里。高险可凭。与婺源县分界”。

  • 忽儿海河

    唐为忽汗河。金为活罗海川。元为胡里改江。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明《寰宇通志》 卷116: 忽儿海河 “在开原城东北千里。源出潭州城东诸山,北流入松花江”。清作瑚尔喀河。

  • 周代国名。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纪台乡。《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八月,纪人伐夷”。《续汉书·郡国志》:“剧,有纪亭,古纪国。”古国名。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省寿光

  • 十五喧

    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北。旧属施甸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格登山

    在今新疆昭苏县西南特克斯河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 卷4: “格登本山名。准语,格登,脑后骨高之象,山形拱起如脑骨然,故名。” 《清高宗实录》 卷490: 乾隆二十年 (1755),清军进占伊犁,“达

  • 文家场

    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北文家乡。旧属温江县,民国《温江县志》卷1:文家场“在治东二十里东太平乡。原名安谷场,为后蜀御史文谷故里”。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部。文家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00。因五代

  • 鲁县

    ①本春秋时鲁国都。战国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 置鲁县,为薛郡治。治所即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汉为鲁国治。西晋至东魏为鲁郡治。北齐为任城郡治。隋开皇三年 (583) 废郡,四年 (584) 改

  • 古清山

    亦作古丹山。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清一统志·柳州府》:古清山“在柳城县东北七十里,西北去融县亦七十里”。

  • 鹘岭关

    一名铁鹘岭。在今陕西山阳县南鹘岭。《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上津县 “绍兴十六年和好成,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在今陕西省山阳县东南大小鹘岭处。《舆地纪胜》:宋金和议成,宋金以上津鹘岭关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