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一百余里。“柏孜克里克”,维吾尔语意为雕刻图案装饰的房屋。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现存八十三窟。其特点为有些窟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以横顶直洞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壁画大部分残缺,残存部分内容有西方净土变 (极乐世界)、文殊等,颜色鲜艳。第39号窟中的各国王子举哀图,具有西域各种不同民族的特征。在其他窟也可以看到回鹘和蒙古供养人的形象。在壁画上的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有用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书,可以看出高昌回鹘时期回鹘民族与汉族兄弟民族间的亲密关系。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洞窟。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吐鲁番市东北约50余千米处。著名石窟之一。现存77窟。有些窟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为银山以西各窟所未见。以横顶直洞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壁画大部分残毁,残存部分内容有西方净土变(极乐世界)、文殊等,颜色仍鲜艳如新。第39号窟中的各国王子举哀图,从头饰和面容可看出他们具有西域各种不同民族的特征。在第37号窟的北墙上绘有菩萨的立像,穿大红衣服,佩绿色璎珞,显然是西域人的装束。在其他窟也可看到回鹘和蒙古供养人的形象。壁画上的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有用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书。洞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猜你喜欢

  • 午沟里

    又名衣锦乡。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孤父聚”条:“又县南(按,应为北)有午沟里,朱温生长于此。”《清一统志·徐州府二》:午沟里“在砀山县东北接丰县界,北去丰县五十里。朱温生长于此

  • 芹泉驿

    明洪武二年(1369)置,属寿阳县。在今山西寿阳县东二十里芹泉村。清改属盂县,有巡司驻此。

  • 东川城

    即今四川三台县。唐东川节度使驻梓州,故名。《旧五代史·明宗纪》:长兴三年(932),“东川董璋领兵至汉州,西川孟知祥出兵逆战,璋大败,得部下人二十余,走入东川城”。

  • 东阿巴哈纳尔旗

    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清康熙四年(1665)置,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乌力吉德力格尔附近。后迁贝子庙(今锡林浩特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 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

  • 泸县

    1913年改泸州置,为四川永宁道治。治所即今四川泸州市。1928 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析城区设泸州市。1951年徙县治于今泸州市小市镇。在四川省南部,毗邻重庆市。属泸州市。面积 1513 平方千米

  • 勒布什河

    即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北,巴尔喀什湖东南列普瑟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勒布什河 “河出萨尔巴克图河北岸库克托木岭之阴,其阳即库克托木水所发也。勒布什河西北流……入 (巴勒喀什) 淖尔

  • 杨村河

    在今河北蠡县南。又名唐河。《方舆纪要》卷12蠡县:杨村河,“《志》云:滋河、沙河、唐河之水, 自祁州合流,经博野县而合为三岔口,入县界为杨村河,引而东,初自县东南流入河间府境,其后自兰家圈口北决, 由

  • 下马城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五十里下马城村。《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下马城“相传元魏孝文往来避暑下马处”。

  • 吴村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0分水县:吴村在“县(今分水镇)东十里。旧置巡司,今废”。②原名吴孙集。即今山东曲阜市北二十六里吴村镇。1912年建津浦铁路设吴村车站后改称吴村。

  • 兴涂渤

    古国名。在今印度半岛西岸之果阿。《宋会要辑稿·蕃夷七》 载:宋庆历八年(1048),兴涂勃国遣使来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