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柏乡县

柏乡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栾州。治所即今河北柏乡县。《元和志》 卷17柏乡县: “遥取古柏乡,县以为名。” 大业初属赵郡。唐属赵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省入高邑县,元祐初复置,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17.9万。辖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柏乡镇。西汉置柏乡侯国,治今县西南,属巨鹿郡。东汉省入高邑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置高邑县于今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柏乡县,治今址,属栾州。《元和郡县志》赵州柏乡县:“遥取古柏乡为名。”大业初属赵郡。唐、五代属赵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柏乡县省入高邑县,旋复置,属赵州。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内丘县,1961年其区域又并入隆尧县。1962年复设柏乡县,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午河横穿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有化肥、水泥、农机、服装、食品、造纸等工业。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经西境。古迹有古鄗城遗址、汉牡丹、贾母贞节碑等。


猜你喜欢

  • 白公城

    ①即春秋时楚白邑。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西。《史记·伍子胥列传》:楚惠王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正义》引《括地志》:“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又有白公故城。”《方舆纪要》卷50息县“息

  • 云坳亭

    在今河南潢川县北。《清一统志·光州一》:云坳亭“在州城北淮河上。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北淮河南岸。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即此。

  • 古牧地

    即古木、辑怀城。在今新疆米泉县。光绪二年(1876),清军收复新疆之役,与阿古柏军激战于此。左宗棠《官军攻拔古牧地坚巢,克复乌鲁木齐迪化州大概情形摺》谓“刘锦棠见古牧地城大而坚”。即此。

  • 杏花沟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花沟在“卫东北三十五里”。

  • 榆树林子

    即今吉林省集安市西南榆树镇。民国《辑安县乡土志》 地图: 西南有榆树林街。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辽宁省辑安县: 西北有榆树林子。

  • 岑头坡

    一名琴图。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岑头坡在“城西南五十里,坡高十余里。磴路层累,下临幽涧,其险与天门山相埒。生苗凭以为固。路通南鸦保寨,西南与平隆各险寨径路相通”。清乾隆征苗时设台

  • 小相公岭

    在今四川越西县西南。《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小相公岭“在越巂卫城南五十里。山势高耸,石磴崎岖”。《方舆纪要》卷74越巂卫:小相公岭“自麓至顶十五里,武侯所开也。《志》云:岭四时有雪,往来骑者徙步

  • 三墩镇

    ①北宋置,属高邮军。即今江苏高邮市东四十里三垛镇。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四年(1130),金人攻楚州,“独海陵岳飞屯三墩,仅能为援”。即此。②即今上海市南汇县南三墩镇。明在里护塘筑墩防倭,

  • 南武宫

    南越赵佗辟新城后筑。在番禺城北部,今广东广州市新大新公司和儿童公园一带。《羊城古钞》卷7载: “越灭吴,遂有南海,其后为楚所灭。越王子孙自皋乡入始兴,有鼻天子城。令公师隅修吴故南武城。既不果往,而越佗

  • 邵子祠

    在今河南洛阳市定鼎路洛河桥南的安乐窝村。曾为宋代著名理学家邵雍的居住地。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原籍河北范阳,幼随父迁居河南辉县百泉。后居洛阳。邵雍将其居室题名为“安乐窝”,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