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朱桥镇

朱桥镇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七十里朱桥镇。《清一统志·莱州府二》:朱桥镇“旧有递运所,明万历中裁。本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移县丞驻此”。


(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朱桥,人口 1900。早年有朱姓在河上建桥而得名朱桥,村以桥名。1958年设朱桥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制盐、皮革、羽绒、化工等厂。有公路连接淮阜公路。(2)在山东省莱州市东北部。面积149.4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朱桥,人口1.2万。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姓迁此立村,取名杨家庄。清初,村中建有一座红石桥,村名由此改为朱桥。1956年属掖县朱桥区。1958年成立朱桥公社,1984年改置镇。2000年梁郭镇和苗家镇的20个村并入。朱桥河流贯镇境。萤石、黄金储量丰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等。有农机配件、磁粉离合器、氧气、灯具、幕墙玻璃、果脯、食品、冷藏等厂和建筑安装公司等。毛笔古时为莱州四大贡品之一,被誉为“状元笔”。烟汕、朱诸、文朱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歌山

    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四十里。《隋书· 地理志》 东阳郡乌伤县有 “歌山”。《寰宇记》 卷97义乌县: 歌山 “山下水通临海,昔有人乘船从下望见女子于山下汲水,登峰而歌,姿态端美”。故名。

  • 辰沅道

    1914年由辰沅永靖道改置,属湖南省。治凤凰县(今湖南凤凰县)。1916年移治芷江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湖南桑植、永顺、沅陵、溆浦、黔阳、绥宁、通道以西地区。1916年武陵道裁撤,今石

  • 渣津镇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渣津镇。《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渣津 “在义宁州。有州同驻此”。在江西省修水县中西部、渣津水畔。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渣津,人口8000。原名查田镇,后演为渣

  • 合浦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 )置, 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汉为合浦郡治。唐为廉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废入石康县。咸平元年(998)复置,移治今合浦县(廉州镇)。元为廉州路治。明

  • 朝那湫

    即湫渊。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朝那湫 “有二: 一在旧县东十五里; 一在旧县东北三十里,俱出山间,土人谓之东海、西海。二水相合,方四十里,水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两岸不生草木

  • 金川土司

    即大小金川土司合称。辖地在今四川小金、金川二县境。小金川 卜儿吉细于清顺治七年 (1650) 归诚,授职。大金川土舍莎罗奔于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归诚,雍正元年 (1723) 授安抚司。乾隆 《

  • 荆南道

    1914年由鄂西道改置,属湖北省。治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荆沙、监利、石首以西,神农架、兴山、宜昌、枝江、荆沙市荆州区以南地区。1921年裁撤。1914年6月由鄂西道改名,治宜昌县(

  • 西路中左翼末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木伦。

  • 雷波厅

    清乾隆二十六年 (1761) 改雷波卫置,属叙州府。治所即今四川雷波县。1914年改为雷波县。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雷波卫置,治今四川省雷波县。属叙州府。1914年改县。

  • 托木河寨

    即托漠河城。在今辽宁抚顺市东。《筹边硕画》作“托木河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