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武县
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沭阳郡。治所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地。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省入怀文县。
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沭阳郡。治所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地。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省入怀文县。
即今红河在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一段。元代以来称元江。《明史·地理志》 元江军民府:“东南有元江,亦曰礼社江,东南入纳楼茶甸长官司界。”在云南省南部。明《云南志》:“元江,元名礼社江,一名元江
即今山东鄄城县治鄄城镇。旧属濮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931年于此置鄄城县。
①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南。为古圃田泽之遗迹。泽有九沟,其一为丈八沟,东北流入贾鲁河。《宋史·河渠志四》:“凡许、郑诸水合坚白雁、丈八沟……皆会焉。”清同治《中牟县志》卷1:“丈八沟渠源出新郑出佛潭,自张庄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竹林港在“县西六十里。地多竹。元大德中,江水决于此。为堤防要口。盖与公安接境处也”。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北之西沙洲。1935年命名为西滩。1947年改名西沙洲。
明置,属霸州。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八十里,为往来孔道。
在今福建漳州市中山公园内。原为唐宋以来漳州府衙后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府魏荔彤为纪念朱熹知漳州时的昌盛文风改为仰文楼。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曾为闽南工农革命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岩山。《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漳浦县: 海云山 “在县东二十里,壁立端重,上有沃田、清泉”。《清一统志·漳州府》: 海云山 “在漳浦县东二十里,上有清泉不涸,山半有海云岩,一名岩山”
地区名。明、清时指今云雾山西北、云开大山以东、西江以南地区。以罗旁山得名。为瑶人所据。《明史·神宗本纪》: 万历五年 (1577) 夏五月,“广东罗旁瑶平”,因置罗定州。《清一统志· 罗定州》: 泷水
金置,属洺州。即今河北永年县治临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