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山

景山

①明万岁山。俗称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 改为景山。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之景山。《大清会典· 内务府·奉宸苑》: “紫禁城之北曰景山。” 乾隆十六年 (1751),在景山五峰上建亭子,中峰最高名万春亭,东有观妙亭、周尝亭,西有辑芳亭、富览亭。景山南门内有绮望楼,专供孔子牌位。山北有永恩殿、观德殿,是清代帝后停灵之地。景山古柏参天,风景优美,今为景山公园。

②即景忠山。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景山 “高八里。旧有二名: 南曰明山,北曰阴山。……嘉靖初,帅臣马永建诸葛武侯及泰山寺于山上,易名景忠山”。

③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 《淮南子·墜形训》:“釜出景。” 高诱注: “景山在邯郸西南,釜水所出。”即此。

④又名汤寨山、汤王山。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为中条山脉最高峰。《山海经· 北次三经》: 景山“南望盐贩之泽, 北望少泽。 其上多草藷, 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水经·涑水注》: 景水 “出景山北谷”。皆此。

⑤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四十里。《诗经·鄘风·定之方中》: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水经· 济水注》: 菏水 “北径己氏县故城西,又北径景山东”。即此。

⑥在今河南偃师市南。《诗经·商颂· 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曹植 《洛神赋》: “陟通谷,陵景山。” 即此。

⑦亦名雁山、荆山。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八经》: “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水经·沔水注》: “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西北景山,即荆山首也,高峰霞举,峻竦层云。” 《寰宇记》 卷143房陵县: 景山 “在县西南二百里,东与京山连接。有沮水源出景山”。

⑧在今甘肃庆阳县西百里。《方舆纪要》 卷57安化县: 景山“山绵延深远,中多奇木怪石及獐、鹿、猨猱之属”。


(1)在北京市故宫神武门对面。元代为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将开挖紫禁城护城河渣土堆高而成,称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今名。传皇宫曾在山下堆存煤炭,俗称煤山。山有五峰,东西排列。依山修有五亭,中峰上万春亭为旧北京城最高点,登峰顶可俯瞰全城。东麓有一槐树传为明末崇祯帝自缢处。元、明、清为宫城后苑,建国后辟为景山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山西省闻喜县东南。为中条山最高峰。主峰海拔1571米。相传商汤王曾在此峰为民求雨,古称汤王山。清乾隆年间乡绅捐款建庙于此,并建有将庙、尼姑庙、观望台等。


猜你喜欢

  • 亦八里城

    又名益离城、亦剌八里、亦力把里。西辽属地。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元史·曷思麦里传》:“曷思麦里奏,往者尝招安到士卒留亦八里城。”即此。后属察合台汗国。

  • 小五湖

    即五里湖。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十八里,西通太湖。《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五里湖“一名小五湖”。

  • 卑陆国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天山东乾当谷 (今新疆阜康市南)。一作毕陆,字形之误也。本西域小国。疑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南。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域都护府。三国时属车师后部。都城在天山

  • 白水驿

    即今甘肃平凉市东白水乡。北临泾水,为往来孔道。《清一统志·泾州》:白水驿“有驿丞,今裁”。

  • 倚邦

    即明代整董。今云南孟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街。清雍正七年 (1729) 设土把总驻守。

  • 大辛庄商代遗址

    在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镇东北十六里大辛庄南。1953年发现。后经发掘,发现房址十二座,水井八眼,墓葬四十二座,出土石、骨、蚌、陶、铜器七百余件。历年出土的青铜器中,有斝、觚、盉等酒器,戈、镞等武器

  • 双河都督府

    唐显庆二年(657)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贞元中废。唐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比湖以西,博尔塔拉河流域。初属安西都护府,后

  • 木剌山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新唐书·郭子仪传》:天宝八年(749),“木剌山始筑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诏即军为使”。

  • 元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置,永乐四年(1406)升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放自治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墨江二县及红河、绿春、江城等县的部分地区。清乾隆三十五年(17

  • 鱼石洞戍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宝二年 (551),“杨乾运进据平兴,平兴者,杨法琛所治也。法琛退保鱼石洞,乾运焚平兴而归”。西魏于此置鱼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