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安县

晋安县

①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属晋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南朝梁天监中为梁安郡治。陈天嘉五年 (564) 改为南安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南安县。

②东晋安帝时置,属新巴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南一百十五里。北周属晋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为葭萌县。

③北周闵帝置,为金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升钟镇。隋开皇三年 (583) 废入晋城县。

④唐武德四年 (621) 改晋城县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升钟镇。先天二年 (713) 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复属阆州。北宋熙宁三年 (1070) 废入西水县。


古县名。(1)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置,治今福建省南安市东丰州镇。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南安县。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至陈天嘉五年(564年)间分别为梁安郡、南安郡治。梁时为中国交通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的重要海港。(2)东晋安帝析晋寿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属新巴郡。隋开皇十八年改葭萌县。(3)北周闵帝置,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属金边郡。隋开皇三年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改晋城县置晋安县,仍治南部县西北。属阆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降为镇。


猜你喜欢

  • 仆千水

    即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邛崃河)。《汉书·地理志》 临邛:“仆千水至武阳入江,过郡二,行五百一十里。”

  • 山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南九十里。 《方舆纪要》 卷80宁乡县: 山 (应为山) “石径十里,不通车马,人缘石扳树而行。成化间,始凿石成路”。

  • 同孝山

    ①即楚王山。在今江苏铜山县西二十五里楚王山。《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经十余坟,悉结石也。”今山北坡有楚元王墓。②在今安徽萧县西北

  • 鸳鸯泺

    又名昂吉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周八十里,其水停积不流。自辽、金以来为飞放之地。《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又 《太祖纪》: 天辅六年 (1122),自泽州“次鸳鸯

  • 雉衡山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原名衡山。《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雉县: “衡山,沣水所出。” 《水经·汝水注》: 醴水 “出南阳雉县,亦云导源雉衡山,即 《山海经》 云衡山也。……马融 《广成颂》 曰,面据衡阴,

  • 蚶江

    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

  • 永安堤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朐山县:“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筑。”②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府三》:永安堤“唐武德中筑,当河

  • 王道门市

    即黄老门镇。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黄老门乡。

  • 普禄

    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伊尔库特斯科耶稍南。清 《满洲源流考》 卷8: “又有居处甚远,不能至宁古塔之库叶一部,每年六月遣官至距宁古塔三千里之普禄乡,收贡颁赐。” 即

  • 乌坡场

    亦作伍坡。在今四川昭觉县东北乌坡。民国《昭觉县志》卷2:乌坡“竹核坝至此二十余里,昭、雷(波)交界处”。有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