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城县

晋城县

①西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镇。南朝宋属晋兴郡。隋废。

②西魏改西充国县置,属金迁郡。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隋开皇初属隆州,三年 (583) 治所西移,亦在南部县西北。大业三年 (607) 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 (621) 改为晋安县。

③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建州。治所即今山西晋城市。《寰宇记》 卷44晋城县: “以三国分晋地后,封晋君于此,故曰晋城。” 六年 (623) 属盖州,贞观元年 (627) 为泽州治。天祐二年 (905) 改丹川县。五代唐复名晋城县。明洪武初废。1914年改凤台县复置,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晋城市。1930年直属山西省。1983年改设晋城市。


(1)古县名。西魏以西国县改名,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隋开皇三年(583年)治所西移。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晋安县。(2)古旧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由丹川县析置,治今山西省晋城市。属盖州。天祐二年(905年)改为丹川县。五代唐复名晋城县。明洪武初废入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泽州为泽州府,置凤台县为府治。1914年改凤台县为晋城县,治今市。1983年撤销,改设晋城市。


猜你喜欢

  • 长胜县

    ①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博生县南部和瑞金县北部析置,驻长胜圩(今江西宁都县南长胜镇)。1934年10月废。②1933年10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立山场(今四川仪陇县东立山镇)。后迁治鼎山场(今

  • 三甲店

    在今河北涿州市南三十里南三家店,南接高碑店市界。《方舆纪要》卷12新城县:三甲店“在县(今市东南新城镇)北三十五里,北至涿州之牛道也”。

  • 供隘

    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清一统志·镇安府》 “那耨隘” 条: 供隘 “在向武州 (治今向都镇)西十里”。

  • 洪头

    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上。《方舆纪要》卷21怀远县: 淮水 “在县东南一里。介在荆、涂两峡间,今名洪头。有巨石横亘若门限,每冬水浅则见。相传即大禹所凿也。亦即萧梁时置堰处矣”。

  • 后港镇

    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二十里后港镇。清有外委驻防于此。(1)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港,人口 3000。明成化年间以村后有港得名后港庄;民国初年,此村渐富,

  • 元大都皇城

    元大都在金中都的东北。皇城居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南墙在今北京东、西华门大街以南,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其布局是以太液池(今南海、中海、北海)为中心,东岸建有以大明

  • 褚氏聚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续汉书 ·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 “有褚氏聚”。即此。

  • 山桑县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北三十六里坛城集。阚駰《十三州记》曰:“山生于邑,其亭有桑,因为县名。”东汉改为侯国,属汝南郡。三国魏复为县,属谯郡。南朝宋废。②东晋侨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巢

  • 金顶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一百三十里,为峨眉山顶峰之一,仅次于万佛顶。海拔3077米。游峨眉山者至此而止。上有光相寺 (普光殿)、卧云庵等。气势磅礴。在覩光台可见日出、云海、宝光 (佛光)、圣灯四大自然景观

  • 夏谦泽

    又名夏泽。在今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北十五里夏垫附近。《水经·鲍丘水注》: “鲍丘水又东南入夏泽。泽南纡曲渚一十余里,北佩谦泽,眇望无垠也。” 《资治通鉴》: 东晋隆安元年 (397),燕慕容宝“尽徙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