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中都城

明中都城

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 (1369) 九月,诏 “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营建达六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五十余里,中城周十三里,内城周六里。内城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有太庙、社稷、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国子监、演武厅、校场等。清康熙六年 (1667) 移凤阳县治于城内,改称县城。现仅存西华门、午门及一段城墙。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明中都皇故城。在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下诏,“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以其发祥之地凤阳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集中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营建达6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25千米多,中城周6.5千米,内城周3千米。内城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有太庙、太社稷、大都督府、御史台、朝日坛、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国子监等建筑。清康熙时,诗人张宣《登中都鼓楼》诗云:“飞甍画栋连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颠,灯光散落千门里。”《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是古代最豪华壮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艺术上继承了宋元时期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时期的新风格,在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亡后,内城建筑基本完好,清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县治移于内。此后历经沧桑,中都城毁坏,现仅存残破的西华门、午门及一段970米城墙。近年已对西华门、午门进行部分修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昌化县

    ①北齐天保三年 (552) 置,为怀政郡治。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离石县。②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南旧县。唐属儋州。北宋熙

  • 党兀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南。属管番民总管。后废。

  • 项城阜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清一统志 ·曹州府》: 项城阜 “在定陶县北三十里。楚项梁破章邯屯兵处。其地有高阜”。

  • 东张掖郡

    十六国后凉太安二年(387)改昌松郡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北魏复为昌松郡。十六国后凉以昌松郡改名,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辖境在今甘肃省武威、古浪等市县一带。北魏仍改称昌

  • 清州

    ①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贵州清镇市西南。宋以后废。②北宋置,治所在今河北玉田县境。寻废。《三朝北盟会编》 卷23载蔡絛 《北征纪实》 曰:“本朝与辽人文移皆在两界对境,谓之关报。金人灭辽,河东代州如

  • 冷盘垭

    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旧属房县。民国《湖北通志》卷36房县:冷盘垭“《县志》:在南乡之东,距城二百一十里,东界保康,南界兴山,设千总”。

  • 蒲阴县

    ①东汉章帝元和三年 (86) 改曲逆县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二十里子城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张晏曰: “曲逆,章帝丑其名,改曰蒲阴,在蒲水之阴。” 北魏属北平郡。北齐废。②北宋太平兴

  • 缅甸宣慰司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缅中宣慰司。永乐元年 (1403) 置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宣德二年 (1427) 缅中宣慰司并入缅甸宣慰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阿瓦。辖境约当今缅甸杰沙以南的伊洛瓦

  • 保安镇

    ①秦、汉称胡苏亭。即今山东宁津县西南二十五里保店镇。隋初置胡苏县于此。唐改临津县。北宋废临津县,改称保安镇。②北宋置,属永城县。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金尝移砀山县治此。元至元中,复还旧治。③

  • 石羊城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赤云乡南。《方舆纪要》卷71安岳县:石羊城,“《志》云:在县东百二十里。元置县,明初废为石羊镇”。在遗址内,可见厚瓦与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