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河县

新河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析博昌县置,属青州。治所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一百里。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属乘州。六年 (623) 又废。

②北宋皇祐四年 (1052) 升新河镇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新河县西二十五里。熙宁六年 (1073)废入南宫县。蒙古太宗四年 (1232) 复置,属冀州,至元二十七年 (1290) 迁治今新河县。清初属正定府,雍正初复属冀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析博昌县置,治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北。属青州。大业初仍省入博昌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属乘州。六年又省。(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南部。属邢台市。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16.3万。辖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新河镇。秦属巨鹿郡。西汉置堂阳县,治今县西北,属巨鹿郡。以在堂水之阳为名。东汉改属安平国。三国魏属安平郡。北齐省堂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堂阳县,属冀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晋更名蒲泽县,属真定府。汉复名堂阳县。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升南宫县之新河镇为新河县,堂阳县省入南宫县。熙宁六年(1073年)新河县省入南宫县。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析南宫县置新河县,故城在今县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徙今址,属冀州。明、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7年为纪念董振堂烈士更名振堂县,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0年复名新河县,1958年并入宁晋县。1961年改入南宫县。1962年复设新河县,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低洼。滏阳新河、滏东排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工业有地毯、机械等。308国道及新辛、新巨公路在境内交会。西李家庄为董振堂烈士故里。


猜你喜欢

  • 越河

    又名月川水。即今陕西安康市西月河。《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月川水,“ 《旧州志》 谓之越河,在州西七里。自凤凰山东流至石泉,受迟河水,至汉阴受添河水。过越岭关,受白鱼沟水,又受恒河水。昔经牛山麓,明

  • 龙鼍山

    又名龟龙山。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龙鼍山在“县西二十里。亦名大人山,又名鼍山。高三百余丈,周七、八十里。中有龙潭,俗名圣水,东有穴清泉泻出,名曰水磜。旁有紫霞洞,

  • 渭田市

    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渭田乡。清时有巡检驻此。

  • 嵩高山

    又称外方山、太室山。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古称中岳。《史记·封禅书》: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 及秦并天下,殽以东,名山五,首曰 “太室。太室,嵩高也”。《艺文类聚》 卷7 “嵩

  • 黄水河镇

    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清嘉庆《双流县志》 卷2 《驿传》: 黄水河站 “在治南十五里”。

  • 白礁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北白礁。明属同安县,万历九年(1581)置白礁巡司于此。明末移至灌口(今厦门市西北灌口镇),废。

  • 大姚河

    在今云南大姚县北。《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大姚河“在县北。源出书案山,流经县西北,合铁索箐之水,又南流至县西南,合姚州小桥村之水,又东流绕县南,复东北会于青蛉河”。

  • 上鄍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阳谷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公会晋师于上鄍”,即此。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公会晋师于上鄍。”即此。

  • 西周封国,姞姓。即今河南沈丘县。春秋时灭于鲁。《春秋》: 僖公十七年 (前643),“夏,灭项”。杜注: “项国,今汝阴项县。”古国名。春秋小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为鲁所灭,后属楚。《春秋》僖公十七年

  • 札什伦布

    即今西藏日喀则市。为后藏首府。班禅喇嘛驻此。本名日喀则,以班禅所居名札什伦布寺,故亦名札什伦布。见“日喀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