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尔虎左翼旗
清乾隆年间建旗,属黑龙江将军。其后驻地在阿穆古朗 (今阿木古郎镇)。1945年划归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呼伦贝尔盟。1955年改称新巴尔虎左旗。
清乾隆年间建旗,属黑龙江将军。其后驻地在阿穆古朗 (今阿木古郎镇)。1945年划归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呼伦贝尔盟。1955年改称新巴尔虎左旗。
一名三石江。在今贵州黎平县西。《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新化江 “源出天甫山,东北流,经八舟、龙里、亮砦、欧阳诸司,又东北入于沅江”。
元置,在今四川岳池县西嘉陵江东岸。明改为驿。《方舆纪要》卷68岳池县:平滩驿“在县西七十里嘉陵江滨,西北至府城六十里。旧置驿于此,驿南有平滩桥”。
明洪武七年(1374)改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永乐十二年(1414)属乌罗府。正统三年(1438)改属铜仁府。清嘉庆二年(1797)改属松桃厅。
即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98清流县: 铁石镇在 “县东南九十里。正统六年,议者以梦溪里山势险阻,草寇不时出没,奏置巡司于铁石山下,以为警备”。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里。《元和志》 卷2凤翔府: “后魏太武于今 (岐) 州理以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镇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
清置,属汧阳县。即今陕西千阳县西北草碧乡。
1928年改拉 卜楞设治局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夏河县 (拉卜楞镇)。以大夏河为名。在甘肃省南部、大夏河上游,西邻青海省。属甘南藏族自治州。面积 4074 平方千米。人口7.7万,有藏、汉、回等族
即铁。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十里。《公羊传》 作 “栗”。古邑名。又作铁。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公羊传》哀公二年(前493年):“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即此。参见“铁”。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西北。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四月“十二日发归化间……行二十余里,地多美石,有如琥珀、玳瑁、玛瑙、碧玉者,其光莹然,同行好事者,下马拾以为玩。午至杨林戍
①唐开元四年(716)置,属幽州都督,为契丹松漠弹汗州部落。治怀柔县(今北京市顺义县)。天宝元年(742)改为归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归顺州。辽废。②唐宝应元年(762)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