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化县

新化县

①南齐置,属安蛮左郡。治所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北。梁为安蛮郡治。北周废。

②西魏改安化县置,属随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北周改为光化县。

③隋开皇十七年 (597) 改宋广县置,属安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十八年 (598) 改为内亭县。

④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置,属邵州。治所在今湖南新化县北白溪镇附近。《寰宇通志》 卷56新化县: “取新归德化之义。” 绍圣中移治今新化县。南宋宝庆初属宝庆府。元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1)西魏改安化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南光化铺。属随郡。北周改名光化县。(2)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以宋广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陆屋。属安州。十八年改为内亭县。(2)今县名。在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麓。属娄底市。面积3635平方千米。人口129万。辖1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上梅镇。五代中为“梅山蛮”所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新化县,属邵州。治今白溪镇对岸何家坪,绍圣中迁今城关镇。元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邵阳专区。1952年划南部30乡入新邵县,划西南部20乡入隆回县。1954年划西部23乡入溆浦县。1961年析东南部置冷江市。1968年属邵阳地区,1977年属涟源地区。1982年属娄底地区,1999年属娄底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资水纳化溪、洋溪、芷溪、油溪等众多支流由东南向西北穿流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薯、小麦为主,多烟草、花生、大豆、苡米。养殖以生猪、家禽、淡水鱼为多,是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林产有松、杉、南竹、茶叶、柑橘等。矿产有煤炭、高岭土、金、锑、铅、锌、铜等。工业有采矿、建材、陶瓷、电子、化工、水泥、玻璃等。湘黔铁路沿资水西南岸由东南向西北纵贯县境,沿线设八站。涟溆和邵新公路在县城交会。乡镇均通公路。资水航线上溯邵阳、新宁、洞口等县,下通洞庭湖。纪念地有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故居和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天华的天华亭。


猜你喜欢

  • 三仙台

    又名三台山。在今安徽萧县城北。《明一统志》卷18徐州:三仙台山“在萧县(旧治)南二里。岩上镌三仙台三字”。

  • 岳 (嶽) 麓山

    ①又名麓山。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岳麓山,在县西南,隔湘江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 ‘麓’ 为名。” 上有岳麓寺。《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广传》: 彭师暠登城望水西军,入白

  • 粤桂边革命根据地

    在今广东省西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解放战争时期原广东省南路地区(原高雷、钦廉地区) 和原广西省东南、中南地区的游击区。初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在遂溪县西北部、廉江县东南部、化州县南

  • 峰顶山

    ①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丰顶山,与万载县接界。明 《寰宇通志》 卷39袁州府: 峰顶山 “在万载县西南三十里。世传为马祖修道之所。山顶旧有上、中、下三塔,今惟中塔存焉。有泉清冽,岁旱祷雨辄应”。②在今云南

  • 神堆

    又名黄瓜堆、黄花堆。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李克用北巡,闻李匡威等将兵八万寇云州,“克用潜入新城,伏兵于神堆,擒吐谷浑逻骑三百,匡威等大惊”。即此。又称黄花堆。在今

  • 碉门寨

    即今四川省天全县。险固可守,为茶马市贸易、通吐蕃要道所经。元至元初于此设安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置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置天全州治。

  • 常信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贺兰县北常信堡。后废。集镇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北部、银汝公路西侧。常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800。因人得名。有农机修造、塑料、建筑机械、印刷等厂。为县境西北部农副产

  • 雷峰

    即今浙江杭州市南夕照山。周密 《武林旧事》 卷5雷峰显严院: “郡人雷氏所居,故名‘雷峰’。” 有宝塔,系北宋开宝八年 (975) 吴越国建。1924年倒坍。“雷峰夕照” 旧为西湖十景之一。

  • 长峪口堡

    明宣德年间置,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北四十里常峪口。《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长峪口堡“有黄草滩、骆驼鞍等冲,而坝口东堡北,尤为极冲”。

  • 梅坪洞

    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松滋县: 梅坪洞 “在县 (今老城镇) 西八十里。石壁高耸,中可容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