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敖汉旗

敖汉旗

后金崇德元年 (1636) 置,属内蒙古昭乌达盟。驻古尔板图尔噶山 (又名鼎足山,在今内蒙古敖汉旗驻地新惠镇内),后迁至今敖汉旗西北公爷府。清光绪间又迁往今翁牛特旗东南乌敦套海 (东老府)。宣统三年 (1911) 分为敖汉左、右翼二旗,左翼旗仍驻东老府,右翼旗驻海力王府 (今敖汉旗西北三道湾子)。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2年敖汉左旗又析置敖汉南旗,驻今敖汉旗东南贝子府。1928年属热河省。伪满统治时期,于1935年在敖汉三旗境内增设新惠县,1940年撤销新惠县,与敖汉三旗合并为敖汉旗 (驻新惠)。1955年划入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邻接辽宁省。属赤峰市。面积8294平方千米。人口58.7万,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苗、锡伯、达斡尔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3%。辖5镇、1苏木、24乡。旗人民政府驻新惠镇。敖汉,蒙古语意为“长子”。成吉思汗十八世孙贝玛土谢图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为敖汉,旗以部名。辽置武安州,治沃野县,属中京道。金降为武安县,后改为武平县,治今旗东白塔子村,属北京路大定府。明初废。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划定牧地,清崇德元年(1636年)置敖汉旗,札萨克驻固日班图拉嘎(今王子庙),后迁马东老府(今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属昭乌达盟。宣统三年(1911年)增设敖汉右旗,原敖汉旗称敖汉左旗,左旗治东老府,右旗治海力王府(今二道湾子),属朝阳府。1922年析敖汉左旗置敖汉南旗,治贝子府,归热河省昭乌达盟。1937年置新惠县,治菜园子(今新惠镇),敖汉旗仍并存,蒙汉分治。1940年旗县合并为敖汉旗。1945年复置新惠县,1946年析新惠县置新东县,治贝子府。1948年废新东县划归新惠县,同年改置敖汉旗新惠县联合政府,属热河省。1949年废联合政府置敖汉旗,治今新惠镇。1956年废热河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属昭乌达盟。1969年划入辽宁省,1979年复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废昭乌达盟,建赤峰市,随属。地处燕山支脉努鲁尔虎山北麓山地丘陵区,有老哈河、教来河、孟克河等河流和山湾子、乌兰乌苏、乌兰召、青山等水库。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谷子、玉米、高粱、荞麦、稻、芝麻,畜产牛、马、绵羊、山羊、猪、皮等。工业有农机修造、皮毛、印刷、酿酒、食品、砖瓦等厂。土特产有敖汉细毛羊、蕨菜、甘草、兔肉等。京通铁路、111、305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小河沿、兴隆洼、赵宝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燕、秦长城遗址、燕古城堡遗址、辽塔和老哈河中游的响水瀑布、林家地温泉。


猜你喜欢

  • 赤鼓溪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尼洋河

    即今西藏东部尼洋曲。清《乾隆内府典图》作尼洋楚必拉。“尼洋楚”,藏语意为以“娘”氏家族名命名的河。源于工布江达县境西部,于林芝县南注入雅鲁藏布江。又称尼洋曲、江达河。雅鲁藏布江支流。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 建威县

    北周改白水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龙坝乡。唐属武州,贞观元年 (627)省入将利县。古县名。北周时降绥戎郡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北。属武都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

  • 骐县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六十里。东汉废。《寰宇记》 卷48 乡宁县: “县东南约六七十里有马头山,盖山形似马,因以为名。骐则马之骏异,盖县因山取名。”

  • 西山

    ①在北京市西。为西部诸山总称。系太行山支脉,其中以百花山、翠微山、卢师山、香山、玉泉山、妙锋山、潭柘山等最为著名。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载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李晏所撰碑云:“天都右界,西山苍

  • 纪州

    隋开皇十八(589)改交州置,治所在长川县(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大业三年(607)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交州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甘肃省清水、秦安等县。大业三年(607年)废

  • 东淀

    即古雍奴薮。在今河北省东部,为诸淀泊之总称。《清一统志·顺天府一》:三角淀“按古时,惟三角淀最大,又当西沽之上,故诸水皆会入于此。今渐淤而小。《新志》:合相近诸淀泊,总谓之东淀云。延袤霸州、文安、大成

  • 支磨原

    在今甘肃华亭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年(775)胡三省注:“考异曰:《汾阳家传》:‘九月,吐蕃略潘原西而还。八日,至小石门白草川。十八日,下朝那川。二十三日,至里城营、支磨原,入华亭。’”

  • 东小江

    即今浙江东部曹娥江的别称。《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郑)祗德始令屯郭门及东小江”。胡三省注:“东小江出剡溪,至曹娥百官渡而东入海。”古水名。即今浙江省东部曹娥江。唐咸通元年(860年),

  • 鸿唐寨

    在今山西文水县南。北汉据河东时所置戍守处。《宋史·太祖纪二》: 乾德五年 (967),“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樊晖以寨来降”。即此。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