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德城
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龟兹境也,一曰郁头州。”
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龟兹境也,一曰郁头州。”
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阿拉木图东南恰伦河上游。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盐池口水西流四五十里,经格根卡伦北 (格根,明也,见 《元史语解》。格根卡伦东南距鄂尔果珠勒卡伦七十里),是为格根河……东北
一名坛头山。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象山县“东门山”条下:“又南十里有大门、担子、石坛等山。或曰石坛山即坛头山,有南北壳、莱蓝等澳,可以避
①在今河南滑县、濮阳市境。《水经·河水注》:“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径鹿鸣城南,又东北径白马县之凉城北。又东南径濮阳县,散入濮水,所在决会,更
旧时为福州府别称。《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闽中,“南丰 《道山亭记》,福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明陈鸣树著 《闽中考》,所考皆福州府境内山川、古迹。(1)地区名。在福建省中部。泛指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金川县南河西乡。
①大清河支流。古称滱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曲折东流入河北中部白洋淀。《方舆纪要》 卷44浑源州: 滱水“发源州东南五十里枪峰岭,经灵丘、广昌二县境,出倒马关,入直隶唐县界,谓之唐河”。②上游曰赵河,
一名乐陵。在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魏书·蛮传》: 延兴中大阳蛮酋桓诞内属,拜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治于朗陵”。即此。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即今云南弥勒县。《元史·地理志》 弥勒州: “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宋大理属石城郡。元改弥勒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弥勒县。元至元十二年
即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吴郡志》 卷15: 踞湖山,“钱氏 (吴越) 有国日,造寺于山下,曰荐福寺。至今里人不以踞湖名山,或以寺名名之”。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沙溪。清光绪《合州志》卷4:沙溪庙“距城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