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城县

拜城县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拜城 (今新疆拜城县)。十年 (1884) 属新疆温宿府。民国初属阿克苏道。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属阿克苏地区。面积1.5万平方千米。人口20.5万。辖2镇、11乡和大宛其农场。县人民政府驻拜城镇。汉属姑墨国,唐属姑墨州,宋属西州回鹘,称摆音,为拜城地名最早记载。明作摆城。清初设拜城军台,下有拜城、赛里木两城,属阿克苏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年)设拜城县。拜城,维吾尔语意为“富有”。清末,属阿克苏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49年属阿克苏专区,1970年属阿克苏地区。四周群山环抱。境内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台勒维丘克河、喀拉苏河、克孜勒河等五条主要河流,都发源于天山深处。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主产小麦、玉米、稻、油菜籽、胡麻,并产杏子、苹果、葡萄、瓜类等。饲养羊、牛、马、驴、骡、驼等。有煤、铁、铜、铅、锰、云母、萤石、重晶石等矿。古迹有克孜尔千佛洞。


猜你喜欢

  • 栟角场

    民国初并栟茶、角斜二场置,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二里角斜镇。设场知事。

  • 鄂锡们卡伦

    亦作倭西门。清光绪十二年 (1886)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北鸥浦村。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黑河所属卡伦: “倭西们,距安干一百十六里,多平原可垦之地。” 1929年于

  • 都乐营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西江北岸都乐圩。《清一统志·肇庆府》 “扶赖营” 条: “都乐营,明隆庆五年建。”

  • 慈仁县

    辽重熙元年 (1032) 降慈州置,属永州。治所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境。金废。

  • 且末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城西南)。东汉初为鄯善所并。寻复立。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鄯善王比龙避沮渠安周之难,曾奔且末。北魏末,为吐谷浑所并。

  • 西周申国都邑。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诗经·大雅·崧高》: “亹亹申伯,王瓒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又 《小雅·黍苗》: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 《水经·比水注》: 谢水 “出谢城北,其源微小,

  • 李馆

    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六十里老李馆村。东、北与山东曹县为邻。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之一。李馆地道开挖于抗日战争初期,以李馆村为中心,南过大堤通任庄、李庄、尹庄、前后相府营五个自然村,东南顺大堤达汤水口,北联山

  • 溪处行政区

    1913年以溪处土舍置,后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三十三里石头寨。1918年改设县佐,属建水县。

  • 圌山寨

    北宋置,在今江苏丹徒县东北六十里长江南岸圌山。《元丰九域志》 卷5丹徒县: “圌山一寨。”南宋建炎三年 (1129),韩世宗屯兵于此,以防金兵由海路进攻江、浙。明嘉靖年间,防倭寇侵扰,设重兵于此。北宋

  • 茶店场

    即今四川永川市东茶店乡。清光绪 《永川县志》 卷3: 茶店场在 “县东十五里。创自前明。相传建文帝过宿,茶庵乃其遗址,场因名焉。庵在街西,铺户百余家。……为川东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