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抚远县

抚远县

1929年改绥远县置,属吉林省。治所在伊力嘎(今黑龙江省抚远县)。因与绥远省同名改取“绥抚边境”之意。1945年划归合江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


在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属佳木斯市。为中国经度最东的县。面积 6262 平方千米。人口10.6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抚远镇。因县城有抚远山,故名。清属三姓副都统,宣统元年(1909年)设绥远州,1913年改绥远县,治今址。1914年属依兰道。1929年改抚远县,直属吉林省。1945年改属合江省,1949年改属松江省。1951年改抚远特区,1952年复抚远县。1954年改属黑龙江省合江专区。1959年由抚远镇迁治同江镇,1965年复迁抚远镇。属合江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4年属佳木斯市。地处省东北边陲。地势低平,多沼泽。属中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玉米、大豆等。河网纵横,盛产大马哈鱼、鲟、鳇鱼等,为省内重要渔业基地。工业有建材、造船、酿酒等。交通以水运为主,可通大型客货轮。江海联运通达东南亚各国。有公路通同江、饶河等地。古迹有莽吉塔古城。


猜你喜欢

  • 大夫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附近。《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镇雄兵王嘉猷“扬声捣大水田,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直抵马坎”, 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

  • 布雷峰寺

    又名布赖寺、别蚌寺。即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哲蚌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明永乐十四年(1416)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降央却杰兴建,后经多次扩建,占地面积二十五万平方米。建筑宏伟壮观,是前

  • 淮宁军

    唐方镇名。即淮南西道。大历十四年(779) 淮西节度使赐号淮宁军,治所在蔡州 (今河南汝南县)。同年改为申光蔡节度。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年)以淮西节度使号为淮宁军,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同年

  • 铁丘台 (臺)

    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50上蔡县: 铁丘台 “相传汉光武曾驻此”。

  • 延令村

    即今江苏泰兴市。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泰兴县徙治于此。

  • 寿保场

    即今四川犍为县东北五十五里寿保乡。民国《犍为县志》:卷2:寿保场在“西北五十五里”。

  • ①先秦国名。亦名句吴、攻吴。姬姓。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初居江南梅里(今江苏无锡市东南三十里),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至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其子夫差又战胜

  • 盏西练

    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盏西乡。清光绪二十年 (1894) 允英人在盏西、蛮允两路通商。光绪 《腾越厅志稿》 卷3: 盏西练 “十二寨。上半练东至芭蕉岭,南至滥泥箐,西至野人山,北至猛崩隘; 下半练东南至大

  • 三隅山

    ①即玄武山。在今四川中江县东。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五城县“玄武山一名三隅山。山出龙骨。传云龙升其山,值天闭,不达,堕死于此,后没地中,故掘取得龙骨”。《寰宇记》卷82玄武县:“废五城县在县东二

  • 神农洞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一百二十里厉山。《寰宇记》 卷144随州随县: “厉山在县北一百里。高一里。《荆州记》 云: 随地有厉乡村,下有一穴,是神农所生穴也。穴口方一步,容数人立。今穴口石上有神农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