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县
1913年改思茅厅置,后为云南普洱道驻地。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93年改设思茅市。
旧县名。1913年改思茅厅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思茅镇。1958年并入普洱县,1981年复置。1993年撤销,改设思茅市。
1913年改思茅厅置,后为云南普洱道驻地。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93年改设思茅市。
旧县名。1913年改思茅厅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思茅镇。1958年并入普洱县,1981年复置。1993年撤销,改设思茅市。
即今内蒙古阿荣旗驻地那吉镇。1941年日伪将阿荣旗由红花梁子迁此。“那吉”,鄂温克语意为“鱼窝子”。
即今安徽肥西县治。旧属合肥。清嘉庆《合肥县志》卷3:上派河镇“在城南三十五里”。1949年肥西县迁治于此。
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寰宇记》 卷9项城县 (今沈丘县): 秦丘 “在县西南四十七里。故老传云: 秦王苻坚将兵南征驻于此丘,故名秦丘。丘侧有故城名为秦丹城,亦名秦王城”。
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清 一统志·兴京》:硷厂边门 “在城南一百四十里。南至岫岩厅所辖凤凰城边界三十里”。
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小罗山,为罗山南段。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韦州:小蠡山“在大蠡山之南,其脉相联”。
东汉初公孙述筑,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山上。《水经·江水注》:“公孙述名之为白帝,取其王邑”,故以为名。其后历为州、郡、县治所。北宋时移州、县于今奉节县,城遂废。城居高山,形势险要。三国时蜀汉以为防
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松林店镇。清同治《涿州志》 卷2集市: 城西有松林店。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一百三十二里大福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安化县图:县(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东北有大福坪。
亦作古镇。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北古寨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安徽利辛县东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21寿州蒙城县:蒙城县“北魏置蒙县……东魏置蒙郡。后齐废郡。寻复为郡治。隋初郡废,复并县入涡阳。俗谓之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