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多河
亦作徒多河。即今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 “治葱岭中,都城负徙多河”。此河在佛经中有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诸译。
古水名。又作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枲多。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尔羌河。
亦作徒多河。即今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 “治葱岭中,都城负徙多河”。此河在佛经中有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诸译。
古水名。又作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枲多。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尔羌河。
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四十二里南峪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西南有南峪。集镇名。在甘肃省舟曲县城东南部、白龙江南岸。南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900。因处白龙江南岸峪口,故名。古代为军寨,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南贝尔湖之西。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扎穆呼都克”;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作“扎密霍都克”。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3宝应县: 章思荡在 “县东南四十里。西接城子河,南通广洋湖。《志》 云,城子河在县东南十八里,其西北接望直港,南通章思荡”。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 倚子山 “峰峦环峙。宋开庆初,郡守谢昌元移城治此,以据险要。今亦名州基山”。
北宋神宗赵顼的陵墓。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西南二十六里八陵村东南。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置,属秦州。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在今甘肃省会宁县境内。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于秦凤东西川口筑。金废。
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水经·江水注》: 都安县 “有桃关”。《元和志》 卷32汶川县: 故桃关 “在县南八十二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一二里中,昼夜起风,飞沙扬石”。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里。为水阳江上游。《寰宇记》卷103宣城县:句溪“一名东溪。水源从宁国县东乡溪岭,承天目山脚水源合流,连接至此为句溪,流向北至郡门外过也”。《元丰九域志》卷6:宣城县有句溪。《舆地纪
即梅仙山。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
①一名烂蒲河。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明神宗实录》 卷859: 万历四十七年 (1619) 十二月,“哨探代子河 (即太子河) 东岸,瞭见哈喇河西岸达子营火”。《清一统志·锦州府一》 “三汊河” 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