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张桓侯庙

张桓侯庙

俗称张飞庙。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城外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飞死后谥桓侯,故名。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张桓侯庙“在治江南飞凤山隅。汉末建。元顺帝敕修。国朝重修,嘉靖十八年知县杨鸾、主簿张一鹏重修, 邑人秦觉记”。今庙为清同治九年(1870)大水后重修,依山临江,飞阁崇楼,巍峨壮观。面积1400多平方米,庙内碑刻甚多,有“张祠金石, 甲于蜀东”之称。


又称张飞庙。原在重庆市云阳县城外,濒长江南岸飞凤山麓。三峡大坝建成后被淹没,在旧址西32千米处重建。2003年7月落成。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飞死后谥桓侯,故名。依山临江,林木葱茏,环境清幽。相传庙建于蜀汉末年。历代修葺,清同治九年(1870年)大部毁于水患,今存庙宇多为洪水后修建。主要建筑有结义楼、望云轩、大殿、助风阁、杜鹃亭。参差错落,飞阁崇楼,碧瓦朱门,雄踞江岸,气势巍峨。庙内碑刻甚多,存有大量重刻汉、唐以来历代名家书法摹本碑石及木板书画,其中有汉《张表碑》、《刘爽碑》,南朝梁《天监碑》,岳飞草书前后《出师表》,黄庭坚书《幽兰赋》,以及苏轼墨迹前后《赤壁赋》等,故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江山文藻,称胜地矣”的记载。杜鹃亭后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十字,至今犹存,是难得的历史水文记录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沙鹿

    春秋晋地。在今河北大名县东。《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沙鹿崩”。《穀梁传》:“林属于山为鹿。沙, 山名也。”古邑名。亦作沙。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年):

  • 胡刀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释燕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胡刀县 “因胡刀水在县南”,故名。开元二十六年 (738) 废。

  • 黄崖寨

    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五十里黄崖山。清咸丰十一年 (1861) 太谷学派学者、江苏仪征人张积中为避兵乱而来此筑寨讲学,逃难入山者有八千余户。同治五年 (1866) 山寨被清军攻破,全寨数千民众被杀。

  • 龙脑桥

    在今四川泸县西北六十二里大田乡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间建。因桥东原有龙脑寺,桥以寺名。为石墩石梁平桥,桥长54米,宽1.9米,高4.5米。桥面由三十块长360厘米、宽95厘米的石板铺成。有桥墩十四座, 由

  • 穷桑

    在今山东曲阜市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杜注:“地在鲁北。”《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

  • 余姚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明州置,治所在鄮县(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等市县和舟山群岛。乾元元年(758)复改明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明州置,治鄮县(今浙

  • 福兴场

    亦作复兴场。在今四川忠县东北复兴镇。清道光 《忠州志》 卷2: 复兴场 “在县南二十里。西临长江,小溪对岸为石柱县沿溪场”。

  • 那哈完的

    一作你诃温多城。即今伊朗西部哈马丹西南纳哈万德。《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那哈完的”。

  • 滁县

    1912年废滁州置,属安徽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1982年撤销,改为滁州市。旧县名。1912年由滁州改置,治今安徽省滁州市滁城。1982年撤销,改设滁州市(县级)。

  • 愉漫国

    一名解苏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数瞒城 (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附近)。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愉漫国 “东西四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其王奚素突厥也”。龙朔初置天马都督府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