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口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金水河入长江口金口镇。《资治通鉴》: 南朝陈永定元年 (557),“王琳至弇口,……琳据东岸,安都据西岸,相持数日,乃合战,安都等大败”。胡三省注: “弇口,弇水入江之口,正对北岸大军山。”
即弇水(一作塗水,今名咸河、金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西。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王琳败擒侯安都、周文育等于此。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金水河入长江口金口镇。《资治通鉴》: 南朝陈永定元年 (557),“王琳至弇口,……琳据东岸,安都据西岸,相持数日,乃合战,安都等大败”。胡三省注: “弇口,弇水入江之口,正对北岸大军山。”
即弇水(一作塗水,今名咸河、金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西。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王琳败擒侯安都、周文育等于此。
即今云南凤庆县西南六十八里营盘镇。明置巡司于此。彝语 “锡腊” 意为牛筋树木多的地方。
1946年析巴中县东南部地置,属四川省。治所在江口镇(今四川平昌县)。1948年升为平昌县。1944年由巴中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1948年升县。
北宋置,属沙县。即今福建沙县东南龙泉。《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沙县及《宋史·地理志》 南剑州沙县,皆有龙泉银场。在今福建省沙县东南。北宋属沙县。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郊。《方舆纪要》卷117浪穹县:“县东二里有九气台, 台凡九窍,下有温泉,其气从窍而升, 台因以名。”《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县志》:“大理府境温泉甚多,惟此为最,浴之可以愈疾, 因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枫树坝镇西。明、清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龙川县:十一都司“为县境水陆之冲,防守最切”。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下邑县置,属宋州。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北、利民镇西南三里。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后废。蒙古宪宗二年 (1252) 复置,属东平路。至元二年 (12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港头水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巴陵县东北九十里之石佛岭,流入县南五里之白泥湖,又东北接县东五里之连家湖,引流为清江口,达于江。”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金渎里。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 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人。明代散文家。墓地方广五亩多,墓有二冢,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及配魏氏、王氏之墓,曾孙归庄墓附
亦名彭望、彭模、平模、平无、平望、彭女。即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后汉书· 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 伐公孙述,至武阳县,“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止贡支派的主寺,1179年建。元代曾置迷儿军(即止贡别译)万户府,明代沿元制亦置必力公瓦万户,并于永乐十一年(1413)晋封为必力工瓦阐教王,准世袭。其地在今西藏墨竹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