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延津

延津

津渡名。一名灵昌津。宋代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一段为重要渡口, 总称延津。《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杜注:“陈留酸枣北有延津。”东汉建安五年(200)袁绍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引兵来救,北渡延津,以分袁绍兵力。据《水经·河水注》载:“河水自武德县东,至酸枣县西,……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曜,途出于此。”宋以后黄河改道,延津遂湮。


对古代黄河流经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以北一段的重要渡口的总称。其在今延津县西北的,又名灵昌津;其东又有棘津,亦名石济津或南津;其在旧滑县北的亦名延寿津。历代作战时常为行军所经,宋以后黄河改道,遂堙。


猜你喜欢

  • 抚夷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北。东汉省。北魏复置,属陇东郡。隋废。②唐贞观八年(634)废石门、盐泉等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县境。天宝元年(742)废入义宾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

  • 禾兴县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改由拳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市南。赤乌五年(242)以避太子和讳,改为嘉兴县。古县名。三国吴嘉禾元年(232年)改由拳县置,治今浙江省嘉兴市南。因野稻自生,故名。属吴郡

  • 满泾站

    明初改元末末吉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注入黑龙江口北侧。《明太宗实录》 卷85: 永乐十年 (1412) 十月丁卯,“置辽东境外满泾等四十五站,敕其提领那可孟常等曰: 朝廷奴儿干都司

  • 小溪隘

    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小溪隘“在县西南百里。《志》云,县西南百二十里曰溪南三图,与潮之大埔接壤,有上下二水,为盗贼巢穴。荡平后,立抚民馆于小溪隘之西坪,诸巢可虑者,惟此为最。今

  • 扞山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北。《方舆胜览》卷60施州:扞山“去州二十里永宁村,古吴蜀分境之处。阻深据高,便于扞敌。故名”。

  • 泡子河

    在今北京城崇文门东北。清 《日下旧闻考》 卷46引 《燕都游览志》: “泡子河在崇文门之东城角,前有长溪,后有广淀。” 初由元大都丽正门(南城墙正门,今天安门南) 左东南流入通惠河,明南城墙外移,把泡

  • 武家穴站

    亦名武穴站。元置,即今湖北武穴市。明置武家穴镇巡司。清名武穴镇,置武黄同知于此。1953年广济县迁此,1987年改设武穴市。元置,即今湖北省武穴市驻地。

  • 南浦都

    即今广东翁源县东北南浦。明嘉靖八年(1529) 移桂山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北南浦。明嘉靖八年(1529年)移桂山巡检司于此。

  • 黄陂水

    在今广西柳州市西。《明一统志》 卷83柳州府: 黄陂水 “在府城西三十里,流入柳江”。

  • 隆川郡

    亦作陆川郡。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良国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南朝梁、陈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