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首镇
即今安徽旌德县西南四十里庙首镇。清嘉庆 《旌德县志》 卷2: 城西南四十里有庙首。
在安徽省旌德县西南部。面积91.4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庙首,人口 2580。村西南原有唐将张巡忠烈庙,村在庙首,故名。1956年设庙首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祥云乡并入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养殖业。产茶叶、蚕茧。有养蜂、养貂、养牛、养鱼等各类专业。有鞭炮厂、木竹加工厂和小水电站。蔡谭公路经此。古迹有清代学者洪亮吉、赵青藜等讲学的白山书屋遗址。
即今安徽旌德县西南四十里庙首镇。清嘉庆 《旌德县志》 卷2: 城西南四十里有庙首。
在安徽省旌德县西南部。面积91.4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庙首,人口 2580。村西南原有唐将张巡忠烈庙,村在庙首,故名。1956年设庙首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祥云乡并入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养殖业。产茶叶、蚕茧。有养蜂、养貂、养牛、养鱼等各类专业。有鞭炮厂、木竹加工厂和小水电站。蔡谭公路经此。古迹有清代学者洪亮吉、赵青藜等讲学的白山书屋遗址。
即俱战提。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州 (苦盏) 附近。
在今台湾省新竹县西北新丰乡。《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红毛港”等“并在新竹县西北入于海。”
亦名广羊坝。即今四川重庆市东五十里广阳镇。《元史·石抹按只传》:至元间攻重庆,“宋涪州守将率舟师来援,不老击败之于广阳坝”。即此。
即和墨州。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拨换城 (一名威戎城,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说在今阿克苏市)。贞元中废。又作和墨州。唐贞观年间置,治拨换城(又名威戎城,今新疆阿克苏市)。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晋熙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元和志》卷31绵竹县:“境有孝子姜诗泉,故取为名。”大业二年(606)改为绵竹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晋熙县改名,治今四川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南七里。《方舆纪要》卷73镇雄军民府:芒布城在“府西南七里。《志》云,府旧无城,明洪武中,颍川侯傅友德调指挥郑祥驻兵芒布,因筑土为城。后班师还,城废。今名旧土城”。
即今海南省海南岛。《太平御览》卷69引王隐《晋书》曰:“朱崖在大海中。遥望朱崖洲大如菌,举帆一日一夜至洲。周匝二千里,径度七八百里,可十万家。”《水经·温水注》 引王氏《交广春秋》曰:“清朗无风之日,
即今江西赣县东北茅店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县东北有茅店墟。在江西省赣县中部、贡水下游。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茅店圩,人口 1300。宋初始有几家茅草店,故名茅
①秦置,为上党郡治。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八里。东汉末属上党郡。北魏移治今长治县东北十五里西故县。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寄氏县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子县。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北宋
清光绪十四年(1888)改农安照磨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龙湾(今吉林农安县)。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县治旁古塔,建于辽圣宗时,相称龙安塔,音讹又似农安,遂为县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