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庄
①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北二十二里张楞乡。《清一统志·正定府二》:平泉庄“在赞皇县西北张楞村,唐李德裕游息之所,今为玉泉寺”。
②唐李德裕别墅。在今河南伊川县北梁存沟。《旧唐书·李德裕传》:“东都于伊阙南置平泉别墅,清流翠篠,树石幽奇。”白居易《醉游平泉》诗有“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句。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周围四十里,唐李德裕居此。有《平泉树石记》。
①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北二十二里张楞乡。《清一统志·正定府二》:平泉庄“在赞皇县西北张楞村,唐李德裕游息之所,今为玉泉寺”。
②唐李德裕别墅。在今河南伊川县北梁存沟。《旧唐书·李德裕传》:“东都于伊阙南置平泉别墅,清流翠篠,树石幽奇。”白居易《醉游平泉》诗有“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句。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周围四十里,唐李德裕居此。有《平泉树石记》。
宋代名注辇国。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元史·外国传三》:“海外诸蕃国,惟马八儿与俱蓝足以纲领诸国,而俱蓝又为马八儿后障, 自泉州至其国约十万里。……(至元间)占城、马八儿国俱奉表称藩。”《明史·
北宋开宝三年(970)置,属陇州。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金初废为陇安寨。泰和八年(1208)复置。元至元七年(1270)并入汧源县。古县名。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析汧阳县置,治今陕
十六国前凉置,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晋书· 吕光载记》: 东晋太元十年(385),金城太守尉祐在允吾叛,光遣“姜飞又击败祐众。祐奔据兴城,扇动百姓,夷夏多从之”。即此。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北茭塘。明洪武三年(1370) 置茭塘巡司于此,清移驻新造汛 (今番禺市东北新造镇)。
全称为显慈集庆教寺。南宋淳祐十年(1250) 建。在都城临安 (今浙江杭州市) 西湖积庆山灵隐寺前。为理宗宠妃阎氏功德寺,故又名 “阎寺”。殿宇壮丽,远远超过灵隐、天竺诸寺。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金史·地理志》 汝州梁县: “正隆六年,敕环汝州百五十里州县商贾,赴温汤置市。”
中国之别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战国齐人邹衍创“大九州”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自金陷陕西天水、长道,并当边面,地势平衍,金骑四布, 纵横无碍, 步兵不能捍御。隆兴中,四川宣抚吴璘乃创地网,其制于平田间,纵横凿为渠, 每渠阔八尺,
北周置,为高平郡治。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隋开皇四年 (584) 改万安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东省郓城县东。属高平郡。隋开皇四年(584年)改名万安县。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境。《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五路岭在“县南十里。长五里, 自县入郡所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