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水

巴水

①一名临水。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及崇仁县境。《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巴水“源出巴山,沿流合宝唐水”。《清一统志·抚州府一》:巴水“在崇仁县西南。……《县志》, 巴水出临川山,一名临水,其山最高,四向之流不一,西北入宝唐, 由是宝唐亦兼临水之名”。

②在今湖北东北部,为长江支流。源出湖北罗田县北,西南流为黄州市和浠水县界河,南流入长江。《宋书·蛮传》:“西阳有巴水。”《水经·江水注》:巴水“出雩娄县之下灵山,即大别山也。……南流注于江,谓之巴口”。

③在今四川东北部。有东西两源:西源小通江,东源肖水河(大通江),均出陕西南郑、镇巴县境内米仓山,南流至四川通江县南汇流,称为通江,西南流至平昌县南与南江合流,称为巴河(南江),下游为渠江、嘉陵江。《水经·江水注》:“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巴岭山……西南流历巴中,径巴郡故城南,李严所筑大城北,西南入江。”


古水名。(1)即今湖北省东北部的巴河。《水经注·河水》:“巴水出雩娄县之下灵山,……南流注于江,谓之巴口。”(2)又作巴江。《水经注》以发源于今陕西省、四川省交界处米仓山,南流至渠县三汇镇以下渠江、重庆合川市以下嘉陵江为巴水。


猜你喜欢

  • 白纻山

    ①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五里。《寰宇记》卷105当涂县:白纻山“本名楚山。桓温领妓游山,奏乐好为《白纻歌》,因改为白纻山”。《方舆纪要》卷27当涂县:“登其上,则群山环列,江湖萦带,称为佳胜。”②即今湖北鄂

  • 鸿庥岛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郑和群礁的南部边缘,北距太平岛 11.25海里。为椭圆形小岛,面积约0.08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中国渔民向称南乙或南密。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改名鸿庥岛

  • 平安关

    在今湖北房县西。《方舆纪要》卷79房县“房山关”条下:“《志》云,县西境有平安关。宋咸平五年置。”

  • 蛤蠦山

    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峆㠠山。 元于钦 《齐乘》 卷1作 “峆㠠山”。 《清一统志·登州府》: 蛤蠦山,“ 《县志》: 巅多灵水,随石窦迸出。又多蛎房,海水结聚而成。上有蛤蠦寺

  • 清湓市

    在今江西瑞昌市西南横港镇东。《清一统志·九江府二》: 清湓市 “在瑞昌县南四十里”。

  • 南沙河堡

    明置,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首山堡” 条下: “又南沙河堡,在司西南三十里。”

  • 江涨桥镇

    北宋置,在今浙江杭州市北。《清一统志·杭州府》:江涨桥镇“在仁和县北九里。有桥跨官河。明洪武中设税课司”。古镇名。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置,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武林门北。

  • 拔邻山

    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南。一说在今准格尔旗境。《魏书· 世祖纪》: 始光四年 (427) 五月,“西讨赫连昌。辛已,济君子津。……帝次拔邻山,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先行”。《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 阳蓬岭

    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羌良驿“又经阳蓬岭百余里至俄准添馆。阳蓬岭北巂州境,其南南诏境”。古山名。即今四川省德昌县东南安宁河谷山岭。唐天宝末南诏与吐蕃以此分界,吐蕃占其北境,南诏占其南

  • 库川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寰宇记》卷35宜川县:“库川在县西北二十里。从云岩县界入,合丹阳川。按《图经》云,川南是汉,川北是胡,胡汉之人于川内共结香火,故唤香火为库,因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