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如洪江。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茅岭江。《清一统志 ·廉州府》: 如洪江,“ 《府志》 谓之渔洪江。在州西二十里。亦曰东江。源出灵山县古豆山,南流合大寺、涌沦、凤皇三江,又南合钦江,出龙门入海”。
唐作忽汗河、金亦作活罗海川。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明 《寰宇通志》卷116: “胡里改江,源出建州卫东南山下,东北汇为镜泊,又北注混同江。元置 (胡里改) 万户府于此。”见于《元史·地理
明洪武初置,属直隶。治所在寿州城内(今安徽寿县)。后废。
在今天津市区西北。以在沽水之西,故名。《清一统志·天津府一》:西沽“在天津县北三里,子牙河入北运河处也,其上流为大清河”。区片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东部。泛指红桥北大街与光荣道、大新街、小辛庄大街交会处
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一里。《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高淳县: 学山 “学宫在其旁,因名”。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临县东北南庄。东汉废。②东汉建安十六年 (211) 分余杭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北十八里高虹乡。三国吴属吴兴郡。西晋太康元年 (280) 因与司州广平郡之临水
在今浙江松阳县北及武义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竹岭在“县北十五里,东至宣平县五十里。岭高四十余丈……行旅出其间,路最险仄,为县之要隘”。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潜江县: 庞公渡 “在县西北二里。以后汉末庞德公名。为一县往来之津要”。
即消水。今四川仪陇、营山、渠县之消水河(流江河)。《舆地纪胜》 卷188蓬州: 逍水 “在良山县东二里。源出伏虞县,流入蓬山县及渠州流江县界”。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党河。《汉书·地理志》 龙勒县:“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