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峰山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铜山。《寰宇记》 卷110抚州临川县: 峨峰山 “在县西四十里。出铜,因号铜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峨峰山”。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铜山。《寰宇记》 卷110抚州临川县: 峨峰山 “在县西四十里。出铜,因号铜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峨峰山”。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左传》: 昭公元年 (前541),“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古邑名。春秋属周。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南。《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即此。
即今新疆阿克陶县西南奥依塔克镇。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蒲犁:乌依塔海(庄)在“城北三百六十里”。
在今湖北洪湖市北。《明史·地理志》 沔阳州: 西南有茅镇巡司。
东汉建武中改芒县置,属沛国。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二十六里小城子。西晋废。古县名。东汉建武中改芒县置,治今河南省永城市北。属沛国。三国时废。
①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文井江上。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31崇庆州: 铁锁桥,“ 《州志》: 桥凡二座,皆跨文井江。一在石柱子,一在鹞子岩。每桥用铁索十余根,上铺一板,左右各有绊索如栏杆,长各有十余丈。…
在今甘肃华亭县西北四十里。汭水北源出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一》: 湫头山 “即朝那山。有朝那湫,潆洄五里”。
金废迁民县置,属海阳县。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山海关。《元史·文宗纪》:天历元年(1328),“发中卫兵守迁民镇”。即此。古镇名。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山海关。其地险要,为防守要地。《元史·文宗纪》:致和元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弥勒千户,二十七年 (1290) 改弥勒州,属广西路。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明代属广西府。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为弥勒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大理弥勒部
即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和玉树县驻地结古镇。1931年于此置玉树县。“结古”,藏语意为集散地。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结古 “现设玉树县治于此。一名盖古多,濒结古水北岸……市据北山之麓,南北约二里,
在今山东蒙阴县南。 《水经·沂水注》:“桑泉水又东南径蒙阴县故城北, ……又东南与㟬崮水合。水有二源双会,东导一川,俗谓之汶水也。东径蒙阴县,注桑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