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宁县
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北谯郡置,属琅邪郡。治所当在今江苏连云港市或东海县境。北齐废。
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北谯郡置,属琅邪郡。治所当在今江苏连云港市或东海县境。北齐废。
即今广西灌阳县北文市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灌阳县图:北有文市。
明置,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牛塘乡。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清一统志·靖州》: 黄泥关 “西接贵州黎平府锦屏县界,北接贵州镇远府天柱县界。有把总分防”。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册府元龟·外臣部》: “自号吐蕃为宝髻。” 地在今西藏乃东、穷结县境。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凉州卫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武威县 (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地。1913年废。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凉州卫置,治武威县(今
即今广东三水市西青岐镇。《元和志》 卷34端州高要县: 青岐镇 “在县东八十五里”。古镇名。在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唐属高要县。
即今哈萨克斯坦南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之咸海。《元史·郭宝玉传》 作大盐池。
即今广东紫金县西百里柏埔镇。清雍正 《广东通志》 卷18: 永安县 (今紫金县) 有柏埔墟。
即苏示县。《旧唐书·地理志》 嶲州苏祁:“汉苏夷县,属越嶲郡。后周平南夷,于故城复置。”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南四十五里。《清一统志·兴化府》: 枫亭溪 “其源有二: 一出皁洋,合吴坑水而下为焦溪; 一出新岭,东流为沙溪。合流南出枫亭市曰双溪口,又东北为太平港,由莆田县界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