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少城

少城

又名小城。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张仪、张若筑。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城。东连太城。西晋左思《蜀都赋》云:“亚以少城,接乎其西。”指此。秦代为工商业及其官署所在地。晋代为蜀郡治所。《晋书·桓温传》:永和三年(347),与李势大战笮桥,“乘胜直进,焚其小城”。隋蜀王秀重建少城,北宋张詠《益州重修公署记》:“隋文帝封次子秀为蜀王,因附张仪旧城,增筑南西二隅、通广十里。今之官署,即蜀王秀所筑之城中北也。”唐末高骈建罗城,将大城与少城合一。少城仍为繁庶之区。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古成都城有太城、少城等,秦张仪所筑。少城在府西城,惟西、南、北三壁,东即太城之西墉。晋时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太安二年(303年),晋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李特;罗尚袭斩李特,特子雄复入少城,并即此。隋开皇初增筑西南两隅,通广十里。唐以后毁。


猜你喜欢

  • 安喜县

    ①三国魏改安憙县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西晋属中山国。北齐移治今定州市,为鲜虞郡治。隋改名鲜虞县。唐武德四年(621)复名安喜县,为定州治。北宋为中山府治。明洪武三年(1370)废入

  • 弱漹镇

    北宋置,属夹江县。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南二十里甘露乡。西临青衣江,津渡曰弱漹渡。

  • 巴楚州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玛喇巴什厅置,属莎车府。治所即今新疆巴楚县。1913年改为巴楚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降玛喇巴什直隶厅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西南阿克沙克马热勒。属疏勒府。二

  • 右翼右旗

    ①又称西路右翼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欠德曼。②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西南。

  • 高骈铺

    亦作高坪铺。即今四川广汉市西北高坪镇。清嘉庆 《汉州志》 卷9: 高坪铺场 “至州二十里”。

  • 良陈支线

    又称陈唐庄支线。从天津市静海县东北良王庄向东至天津市东南唐庄。长25.5公里。为津浦铁路支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动工修筑,宣统二年(1910)建成。1958年被拆除。

  • 南堰

    在今云南南华县南。《方舆纪要》 卷116镇南州: 南堰 “在州南。又州西有西堰,可溉田二千余亩”。

  • 北秦州

    西魏初置,治所在安阳郡安阳县(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辖境相当今甘肃秦安县北部地。废帝二年(553)改为交州。西魏初置,治安阳县(今甘肃秦安县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秦安、通渭、张家川等县部分地区。废

  • 新兴川

    一名广吴河。在今甘肃岷县、漳县、武山三县境。上游今名闾井河,中游名黑虎河,下游名榜沙河。源出岷县东界,东北流经武山县西,合漳水。《水经· 渭水注》: “新兴川水出西南鸟鼠山,二源合舍,东北流与彰川合,

  • 李亲顾镇村

    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南四十五里李亲顾镇。清道光《定州志》卷7市集:李亲顾镇在“城东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