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清康熙七年 (1668)废。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清康熙七年 (1668)废。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 荻芦溪 “源出仙游县游洋溪,流入境合诸溪涧之水,分二流,一自汉沧溪合延寿溪,一自龙港会迎仙港入海,曰南荻芦溪; 又有北荻芦溪,在府西北百里
北宋属尤溪县,在今福建大田县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尤溪县有安仁银场。在今福建省大田县西南。北宋属尤溪县。
指今吉林珲春市。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宁古塔西南地名红旗街,与高丽接壤,颇近海。今亦设官府。此处出海参为第一等。”
①在今浙江临海市西。《方舆纪要》 卷92台州府: 宜山在 “府西六十里。其巅平衍,良畴可千顷,潭瀑沾溉,旱不能灾”。②在今广西宜州市北一里。《元丰九域志》 卷9:宜州龙水县有宜山。《方舆纪要》 卷10
蒙古中统元年(1260)改卫州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淇县、获嘉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638)改为卫辉府。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升卫州置,治汲县(今河南卫
南宋孝宗赵眘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北部,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滩。1947年称为南沙洲。因洲上多红草,中国渔民称为红草一或红草岛。
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魏书·太宗纪》:神瑞元年(414)二月,“乙卯,起丰宫于平城东北”。
唐贞元七年(791)置,治所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市)。后徙内江县北(今内江市西北)。《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安夷军“韦皋于资州建安夷军,以维制诸蛮。在内江上流二十里太平坝,今名安汉坝”。后废。
明洪武十五年(1382)于礼州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清雍正六年(1728)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