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武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大业三年 (607)废。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武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大业三年 (607)废。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置,为颍州府治。以东汉阜阳侯国故城在县境为名。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古旧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治今安徽省阜阳市区。属颍
在今河北徐水县北。《宋史·河渠志五》:明道二年 (1033),刘平奏: “自边吴淀望赵旷川、长城口,乃契丹出入要害之地。” 即此。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六十二里环潭镇。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四川剑阁县北剑门镇。《清一统志·保宁府》: 剑门驿 “在剑州东北六十里。本朝乾隆二十七年置驿丞”。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三国志·魏书·阎温传》:三国魏初,燉煌功曹张恭“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干齐二县”,即此。晋改属敦煌郡。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属酒泉郡。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广武乡。明正统九年(1444)筑城。清设游击守备驻防。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河内郡。治所在新中乡 (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书·武帝纪》 载: 元鼎六年,武帝将幸缑氏,“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西晋改属汲郡。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二
在今云南石屏县东十五里。《清一统志·临安府》: 菜玉山 “产石碧润如玉,谓之菜玉。下有石碧涧”。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35日照县: 竹子河 “源出县西南五十里之矮岐山”。《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引 《县志》 谓 “顶有双峰,竹子河发源于此”。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岷县东一百二十里闾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