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富山
在今香港九龙半岛南部。《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新安县 “梧桐山” 条: “西南八十里有官富山,山之东有官富场。《行朝录》: 景炎二年四月,帝舟次于官富场,是也。”
在今香港九龙半岛南部。《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新安县 “梧桐山” 条: “西南八十里有官富山,山之东有官富场。《行朝录》: 景炎二年四月,帝舟次于官富场,是也。”
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条:“打面梁那坡、者赖、者欣三村,在城西南。本朝乾隆三十一年设兵防守。”光绪《镇安府志》卷9载总督杨廷璋《请添设小镇安通判疏略》称:“离怕怀大隘四十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建东县治此。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塘口镇。民国 《开平县志》 卷4: “南干路由城 (今苍城镇) 南门渡河,绕百立山东麓,转塘口墟至赤磡。”
北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四十里顺宁。《宋史·徽宗本纪》: 崇宁四年 (1105),“夏人寇顺宁砦,鄜延第二副将刘延庆击破之”。即此。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巡司于此。后废。
即谷口。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五十里泾水出山之口。《史记·河渠书》: 韩 “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索隐》: “瓠口即谷口。”即“谷口(1)”。
即徐吾氏。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三十里。《后汉书·西羌传》 注引《竹书纪年》:“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
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七里。《晋书·桓温传》: 东晋永和十年 (354),前秦苻健 “进击青泥,破之”。
宋大理置,属景昽。治所在景兰 (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元改车里宣慰司。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三十里耙楼山下程村。“二程”即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二人。北宋理学家,同受学于周敦颐,并称“二程”。村东有石坊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二程故里”。
明泰昌初改洛川县为雒川县,属鄜州。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四十里旧县镇。寻复为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