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成山卫置,属登州府。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卫镇。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属胶莱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8年移今治崖头。1988年改设荣成市。古旧县名。清
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方舆纪要》卷56洵阳县:“西岔河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今有西岔河堰,去县百里。”集镇名。在山东省寿光市境东北部。属侯镇。人口 3500。为原岔河镇人民政府驻地。明初宋氏立村,因处古弥河
金兴定二年 (1218) 置,属泗州。治所即今江苏睢宁县。元初废,至元十二年 (1275) 复置,属淮安军。十五年 (1278) 改属邳州。明属淮安府。清属徐州府。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
①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文井江上。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31崇庆州: 铁锁桥,“ 《州志》: 桥凡二座,皆跨文井江。一在石柱子,一在鹞子岩。每桥用铁索十余根,上铺一板,左右各有绊索如栏杆,长各有十余丈。…
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赵县东南三里县前村。以平棘山为名。三国魏属赵国。北魏移治今赵县,为赵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为栾州治,大业初复为赵郡治。唐为赵州治。北宋为庆源府治。金为沃州治。元为赵
即宵城。在今湖北天门市东。《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 “京山城” 条下: “又县东六十里有笑城。相传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夜遁,惟系羊击鼓,金兵既觉,欲追之,知已无及,一笑而已,因名。” 《清一统志·安
春秋时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㟃峿村。 《左传》: 昭公二十七年 (前515), 吴内乱,“公子烛庸奔钟吾”。即此。西汉于此置司吾县。
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 《方舆胜览》卷64渠州:八濛山“在流江县东北七里。起伏八处,有水环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烟雾濛其上,故名。《三国志》:张郃自汉川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距五十余日,飞率精兵万余
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大度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三垢镇”条下有“大度镇”。
在今湖北房县北。《舆地纪胜》卷86房州:马息山“在房陵县北七十里”。其南有马息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