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州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习安州置,属普定府。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成化中移治普定卫城(今贵州安顺市)。万历三十年(1602)升为安顺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习安州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东。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安顺市及六枝特区等地。成化中移治今贵州省安顺市。万历三十年(1602年)改为安顺军民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习安州置,属普定府。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成化中移治普定卫城(今贵州安顺市)。万历三十年(1602)升为安顺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习安州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东。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安顺市及六枝特区等地。成化中移治今贵州省安顺市。万历三十年(1602年)改为安顺军民府。
元置,为盐场。在今四川巫溪县北三十里宁厂镇东,后溪河注入大宁河北岸。明改置大宁盐课司。
当在今四川平武县西泗耳藏族乡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十三年(1585),“夏,杨柳番出攻晋安堡,犯归水崖、石门坎,遂入金瓶堡,杀守将”。
①又作崮山。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清 一统志·济南府二》: 乾隆皇帝南巡经此,有“御制崮山诗”。②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三十里崮山镇,驻北固山。其南有南固山,东有东固山。俗讹作孤山。③在今甘肃
①即今吉林农安县北高家店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6: 农安县东北 “六十里高家店镇”。②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北高店乡。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高家店,西南八十里。” (疑为“西北三
①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后废。②北周改睢陵县置,为济阴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 (原名旧县)。隋大业初改为化明县。唐武德七年 (624) 复名
辽重熙十三年(1044)升云州置,治所在大同县(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及左云、右玉、怀仁、大同、阳高、天镇, 内蒙古丰镇、卓资、凉城,河北阳原、怀安等县地。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
①金置,为东胜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城关镇。蒙古至元四年(1267)废。②1912年改东胜厅置,后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东胜市。1928年属绥远省。1983年改设东胜市。(1)古县名。金
①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阎桥南。民国《吴县志》卷20引《吴地记》云:“曹恭王所建。白公有诗,改名齐云楼。”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齐云楼者, 盖今之飞云阁也。”②在今陕西华县城内。《旧唐书·昭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百圣岩“在县(今分水镇)东十五里定安乡,其高为最”。
亦作黄陂镇。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北七十里黄陂镇。清设黄陂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