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永初中分汉丰县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开县: “新浦县者以浦名。” 西魏为开江郡治。北周为江会郡治。隋大业初属巴东郡。七年(611) 移治今南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艺文类聚》 卷9载: “韩子曰,昔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 臣旧畜牛生犊,以子买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傍邻谓臣愚,遂名为愚公谷。” (今 《韩非子》 无此文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四十里。源出天门山,北流会顺安河入江。《元丰九域志》卷6:铜陵县有天门水。
明洪武九年(1376)降化州置,属高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化州市。十四年(1381)复为化州。1912年改为化县,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9年改为化州县。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
①在北京市西。为西部诸山总称。系太行山支脉,其中以百花山、翠微山、卢师山、香山、玉泉山、妙锋山、潭柘山等最为著名。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载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李晏所撰碑云:“天都右界,西山苍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西都县置,为鄯州治。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取湟水为名。大业初为西平郡治。唐初复为鄯州治。安史乱后,陷于吐蕃,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西都县改置,治今青海省乐都县
1933年7月伪满在东省特别区的基础上改置,治所在哈尔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管辖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至长春铁路沿线军警、外交、行政、司法等。1936年1月废。
①或作沙海。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乃战国时魏王著名台池之一。《战国策·东周策一》:颜率曰,“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隋初曾复旧迹,习舟师以伐陈,平陈之后,立碑其侧以纪功。唐时己堙
①在今河南偃师市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广武将军石无讳东戍巩城,“檀道济等长驱而进,无讳至石关,奔还”。胡三省注:“自洛城东至偃师四十五里。偃师西山有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庙东有二石阙
唐置羁縻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东北。北宋属叙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