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县
1913年改安达厅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安达市东北任民镇。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37年移治安达镇(即今黑龙江省安达市)。1945年划归嫩江省。1949年划归黑龙江省。1960年改设安达市。
旧县名。1913年由安达厅改置,治今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达镇。1960年与肇州部分地区置安达市,治萨尔图(今大庆市)。1960年复安达县,仍治安达镇。1979年安达市改名大庆市。安达县于1984年改设安达市。
1913年改安达厅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安达市东北任民镇。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37年移治安达镇(即今黑龙江省安达市)。1945年划归嫩江省。1949年划归黑龙江省。1960年改设安达市。
旧县名。1913年由安达厅改置,治今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达镇。1960年与肇州部分地区置安达市,治萨尔图(今大庆市)。1960年复安达县,仍治安达镇。1979年安达市改名大庆市。安达县于1984年改设安达市。
即今广东龙江、东江。《元和志》 卷34兴宁县: 循江 “西自河源县界流入,西去县五十里”。即今广东省东江。
即今青海东南部的阿尼马卿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积石山“即今大雪山。番名阿木奈玛勒占木逊山”。
即古绵蔓水。源出山西寿阳,东径平定县、河北井陉县,北入滹沱河。《清一统志·正定府一》:冶河“源出山西平定州,东流为绵蔓水,入府境径井陉县南,又东与甘沟河会,径井陉县东之东冶村,又北入平山县西之西冶村,
亦作牂牁或牱牱。先秦西南夷国名。在今贵州省东境。《管子·小匡篇》: “桓公曰: 乘车之会三,兵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 巴、 牂柯、 、 大庾、 雕
①唐贞观五年 (631) 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没入吐蕃。②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宁南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宁南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方舆纪要》卷48登封县:三阳宫“在县西二十里石淙山。武后圣历三年建。自是数幸焉。长安四年毁”。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密州。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四年 (621) 废入密县。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地。西魏改为金迁郡。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西魏时改金迁郡。
亦作诺罗河口或挠力河口卡伦。清咸丰九年 (1859) 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东安镇。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诺罗河即挠力河口卡伦,(富克锦) 城正东乌苏里江西岸七百余里,东岸俄
又名珠浦桥、绳桥、索桥。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上,为二王庙(崇德庙)通青城山主要索桥。《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索桥,“《寰宇记》导江县犍尾堰有索桥、李冰祠。《图经》云:本军江流湍悍,不通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