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宫
南朝陈宫殿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偏南(六朝都城宣阳门外)。宋《景定建康志》卷21“陈安德宫”条:“《宫苑记》:在宣阳门外直西,即都城西南角外,陈宣帝为文皇后所筑,隋平陈移江宁县于此,明年罢之。”
南朝陈宫殿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偏南(六朝都城宣阳门外)。宋《景定建康志》卷21“陈安德宫”条:“《宫苑记》:在宣阳门外直西,即都城西南角外,陈宣帝为文皇后所筑,隋平陈移江宁县于此,明年罢之。”
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北境。《方舆纪要》卷94宣平县:玉岩山“其东为东岩,四面陡绝,惟有一径扪萝可入,一名赤石楼。稍西为西岩,两岩对峙,中有清风峡、桃花洞”。
又作济龙宗、吉隆宗。即济隆城。今西藏吉隆县东南吉隆。
即僧道桥镇。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清嘉庆《扬州府志》卷16《都里》引《雍正志》:“公道桥镇在城北四十里,属上官巡司辖,与黄珏桥相距十里,并为湖中高阜,廛市民居亦正相等,俗呼曰僧道桥。”
在今山东平度市北七十里。岩壑绝胜,有瑞云峰。《方舆纪要》卷36平度州:大泽山“峰顶半岩叠石为城,谓之皇城顶。或以为赤眉故砦也。下有白虎溪,乳泉河出焉。西南流入胶水”。古称巨青、九青。在山东省平度市北部
①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斜山在 “县东北七十里。高二百仞,周八十里。斜水出焉,溉田四十顷,下流合于绣水”。②在今四川会理县西。《资治通鉴》: 唐永徽六年(655),“
一名董杜原。在今河南灵宝市西 (鸠水上游与文峪水上游之间)。《水经·河水注》: 玉涧水“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西。……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上有汉武帝思子台”。在
又称西陵。在今江苏南京市古鸡笼山之阳。据唐许嵩《建康实录》记载:东晋元帝建平陵、明帝武平陵、成帝兴平陵、哀帝安平陵均在鸡笼山之阳。鸡笼山(今南京市北极阁)位于东晋南朝建康城西。
北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北周将宛县省入改为上宛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南阳郡。北周并宛县入上陌,改名上宛县。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二里翠屏山麓。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1:二酉洞“洞高宽各七八尺,宽敞圆明,其深莫测。两崖石壁天然层叠,状若图书,旁有石窍,别为一洞。乾隆五十七年权州事丁映奎建亭其上,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三里。《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 塔尔冈 “在县北三里。又有望城冈在县东五里。嘉靖中县令王朝璲议云,城外四山环绕,塔儿冈、杨通冈、应台山等处尤高平近县,登之可窥城中虚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