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山

安山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7昌黎县:安山,“《志》云:山有避兵堡,饮马河经其下”。即此。

②亦曰安民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东汉建安六年(201),曹操破袁绍,“就谷东平之安民”,即此。《水经·济水注》:“济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对安民山,东临济水。”今安山乃安民山的简称。《明史·地理志》 东平州:“西南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积水湖,一名安山湖。”民国《东平县志》卷2:安民山“境故多水患,河、汶、济三水环山流, 民藉以安,故名”。

③在今广西武鸣县北境。《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安山“在府城北十里。为郡后屏障。土人讹为暗山”。

④在今云南洱源县西。《清一统志·大理府》:安山“形如凤翼。又名凤翼山”。


猜你喜欢

  • 东流安抚司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后废。

  • 宝昌县

    1925年改宝昌设治局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8年与沽源县合并为宝源县,1950年复设宝昌县。1956年撤销宝昌县,并入太仆寺左旗 (改

  • 豪迁关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八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 90 于潜县: 豪迁关 “在县 (今于潜镇)西北。《志》 云: 天目西麓有豪迁关,路通孝丰及江南宁国县”。

  • 大牟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十里。 《寰宇记》卷140难江县:废大牟县“取县东三里大牟山为名”。贞观十七年(643)属巴州。永泰元年(765)属集州。北宋乾德五年(967

  • 姚坪市

    即今湖北房县西北堵河东岸姚坪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房县西北有姚坪市。民国 《湖北通志》 卷34房县: 姚坪市 “在县西北一百八十里”。

  • 白崖驿

    唐置,属柘县。在今四川红原县南境。《元和志》卷32柘州柘县:“柏岭在县北八十里。岭北三十里至白崖驿,与吐蕃接界。”

  • 卑南大溪

    在今台湾省台东县北。源出县西北中央山脉南段关山东坡,东流折而南,至台东县东北入太平洋。《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 “卑南大溪出州西南新武洛社,合三水东南流入于海。”

  • 西昌州

    即西州。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新唐书·西域传·高昌》: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国,“赦高昌所部,披其地皆州县之,号西昌州……改西昌州曰西州,更置安西都护府”。

  • 光相寺

    原名普光寺。唐宋时名光相寺。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方舆纪要》卷52嘉定府:光相寺“自白水至寺,历八十四盘,山径如线,可通登跻,如是者六十里至峰顶,即普贤示现之处。寺屋皆以板为之”。南宋范

  • 定海驿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镇海区。《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定海驿“在县城 (今镇海区) 西一里……嘉靖中废”。